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15|回覆: 0

【游褒禪山記】(節選)

[複製連結]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0-7-28 10: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W020100728373563760257.jpg
5 X3 t# h. j* F4 z
. s5 m- G6 l- c3 L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距其院東五裏,所謂華陽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餘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 y) y& N3 l6 W5 W; X8 ^( a* T- p
% ]; e" `) n  w* a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游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裏,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予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蓋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 a* n/ N2 [+ q; b$ j

5 G% E) e  Y9 D. r) t    於是予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予之所得也!―――[宋]王安石     
% `7 T# e9 [  o, |( e/ i
. W% s0 g! @4 a, h    賞析:【游褒禪山記】作於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王安石時年34歲。褒禪山,在今安徽省含山縣北。他在文中用游山作比喻,說明要實現遠大的抱負,須有百折不撓的精神與堅強的毅力。如果這樣做了,即使不成功,也無可指責,不至於後悔。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