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z$ I$ q4 k: |$ s! ~
" b7 N( D. z+ f! t# Z8 F8 y, K4 v$ G 少時誦讀古典詩詞,對描寫杏花的兩句記憶猶為深刻,一是『綠柳煙外曉輕寒,紅杏枝頭春意鬧』,一是『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不過那時我是十足的『花盲』,除了常見的桃花、梨花、油菜花之外,基本上叫不出其他花兒的名字,尤其分不清誰是紅梅,誰是紅杏。土生土長且略懂文字的母親洞察到了我的狐疑,寥寥數語便讓我豁然開朗:『紅梅是早春的寵兒,紅杏是陽春的乖女。』
/ F. g# O D) E4 X8 W1 ?% ]$ z9 H3 d$ |2 r& E
有了母親這個形象而貼切的比喻,我首先在時間上有了一個感性認識,並且開始有意關注起『一點胭脂淡染腮,十分顏色為誰開』的紅杏來。其實在我家的後院,就栽了兩棵杏樹,樹身不高,花朵卻開得茂密又奔放,尤其是在和煦春風的吹拂下,真有王國維先生所謂的『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的味道。不過我卻喜歡雨後去看杏花,因為在我的潛意識中,總覺得在杏花身上依附着一種憂傷的成分,並且這種憂傷必須藉助春雨和羞紅兩種媒介才能充分得以體現――連綿的春雨,會讓賞花的人,心境也潮濕起來;欲滴的羞紅,會讓尋花的人,情感也憐惜起來。要不是這樣,恐怕連龔自珍都不會在【己亥雜詩】中這麼感嘆:『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n0 Z/ q) s D4 \! w
# J( H7 m& _- V6 y 事實上,杏花並不像桃花那麼易逝輕薄,一場微雨過後,目之所及,桃花落得遍地皆是,而杏花卻依然保持着獨特的身姿,一朵、兩朵、三朵……含蓄地戀在枝頭,那形象特似有着小小心事的村姑,嘴咬着辮梢,羞紅的臉上不乏露出一絲幸福的笑意。對於這場微雨,沒有城府的桃花可能會大聲埋怨:『開時不記春有性,落時偏道風聲惡』;而生性純樸的杏花則一定會娓娓道來:『小樹嫣然一兩枝,晴熏雨醉總相宜。』
. P5 u- N8 v+ `, l4 g/ |; V* M; f6 ]8 q* A: a3 y0 P. Q' V
對於雨後杏花的偏愛,其實並不僅僅只有我一人。落魄的杜牧就是在牧童的指引下,匆匆忙忙趕赴細雨霏霏的杏花村,以傷感的酒杯來遙寄思親的清明;憂憤的陸游在臨安古城雨霽之際,發出了『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感喟;宋朝陳與義『客子光陰詩卷里,杏花消息春雨中』兩句,更加使人悵然萬千又慨然萬千:在淅瀝的春雨中,杏花突然開放了,粉紅腮頰,仿佛夢中伊人的臉龐,那押韻的思念被雨聲一遍又一遍地洗濯,詩人的心中布滿了淚水,那場春雨來自心頭,似乎就在他的眼眶裡下着……! w: {6 a3 a8 {8 J" O( |- _. w
- b3 L2 i( o- E/ { ?
窗外的雨聲又淅瀝纏綿起來,我情不自禁地又想起老家後院的那兩棵杏樹,趕緊掏出撥打電話過去,母親興奮地告訴我:『咱家的杏花開得正艷呢,雙休日回來看看還來得及!』剎時,我的眼前浮現出一幅『日烘楊柳綠初浮,雨洗杏花紅欲滴』的美景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