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83|回覆: 0

殺雞抹脖使眼色兒(圖)

[複製連結]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10-6-10 10:1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W020100610373004685693.jpg
  n( c" y2 D9 F0 y

+ S$ r, A3 ~- T9 f- ~% y
   這是一個連帶肢體語言的極其生動的眼神描寫。賈璉和王熙鳳的女兒染上天花,全家總動員,採取種種措施來維護大姐兒使其逃過一劫。有的現代讀者不大理解,出痘算多大的症候,怎麼榮國府里緊張到如此地步?其實查查清代文獻就可知道,那時候天花一旦流行,就是皇宮裡也如臨大敵,而且沒有什麼好辦法來防止傳染,治癒的機率很低,完全是聽天由命的那麼一種恐怖狀態。若干皇子公主都夭折於天花。玄燁之所以成了康熙皇帝,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他兒時染了天花卻只在臉上留下一些瘢痕而已,天花是一旦得過挺住,便獲得自動免疫力,餘生再不會重患的疾病,順治皇帝死後,掌握朝政大權的孝莊皇太后正是考慮到這一點,怕立了別的後代當皇帝一旦染上天花駕崩於朝廷不利,遂果斷擁立玄燁成爲康熙皇帝,當然,也是看中玄燁還有許多其他優點。清朝每當天花流行,都會造成大批幼童死亡,曹雪芹之所以四十歲就去世,也是因爲他的獨生子死於天花,悲傷過度。【紅樓夢》裡寫大姐兒染上天花,立刻安排隔離治療,賈璉和鳳姐也要暫停夫妻生活,一點都不牽強,正是那個時代一般世態的真實寫照。使用接種牛痘的方法獲得針對天花的免疫力,是近代才有的醫學進步,服用藥丸免疫更是近三十年來的新醫學成果。
( _8 |/ E" `: ~; m( T
; q2 k$ h9 m& H0 M$ p6 k9 Z5 p    王熙鳳是真爲女兒著急奔忙。賈璉卻利用這個空當偷腥。當大姐兒病癒,要從外書房回歸與王熙鳳的共居處時,平兒收拾鋪蓋,發現了賈璉偷腥的證據――一綹女人的青絲,賈璉意欲搶回,平兒拼力掙扎,正在這個當口,王熙鳳來了,詢問平兒整理東西時,可發現少了什麼?多了什麼?殺雞抹脖使眼色兒,便是這時候賈璉在王熙鳳身後拋給平兒的一套做派。平兒不動聲色,若無其事,竟替賈璉遮掩了過去,賈璉卻過河拆橋,王熙鳳一走,到頭來還是把那綹青絲奪了過去。8 d: k* P- O3 J0 b/ V, E( Z) j. b

$ a3 p: s3 L$ k5 O% p, T  d* U/ j    這是【紅樓夢】第二十一回里的情節,這一回的回目是『賢襲人嬌嗔箴寶玉,俏平兒軟語救賈璉』。前半回寫襲人和寶玉的衝突,當中夾寫了一筆寶釵對襲人的暗賞。古本里這個地方有條脂硯齋批語,意思是這一回是從兩個丫頭來表現兩對主子的關係,到了後來――指的是八十回後――有一回回目是『薛寶釵借詞含諷諫,王熙鳳知命強英雄』,那回文字裡,就不是通過襲人、平兒來折射二寶和璉鳳的關係了,是直接去表現那兩對人物的意識衝撞。
+ q9 M- J" ?% d- X$ ?' U$ Q3 t; N" Q) ~( i  F
    我在【紅樓夢八十回後真故事】的電視講座和書籍里,探佚出八十回後,有王熙鳳被賈璉休掉,並且與平兒換了個位置的情節。有的觀眾讀者提出,王熙鳳被休尚可信,她與平兒互換位置,則難以認同。有位讀者說,王熙鳳帶著巧姐離開另過不就結了嗎?她怎麼能忍受與平兒互換位置的奇恥大辱?這是現代人的思維。現在女性與男子離異,當然可以通過法律保護帶著孩子離開另過,在【紅樓夢】所表現的那個時代,是個男權社會,女子被丈夫休了,只能獨自離開返回娘家,一個子女也不能帶走的。又有讀者問,王熙鳳既被休了,就該回到王家去呀,她怎麼會還在賈家呀?我在講座里和書里,對這一點的探佚心得交代得不細,藉此文加以補充:故事發展到那個階段,書里的四大家族都陸續遭受到皇帝打擊,首先被打擊的應該是史家,也就是賈母的娘家,史湘雲的兩個叔叔全被削了爵;然後遭到打擊的就是王家,王家原來有個在朝廷做大官的王子騰,是王夫人、薛姨媽的哥哥,王熙鳳的伯伯或叔叔,這個人被皇帝罷官治罪,牽連到王家幾房,全都忽喇喇似大廈傾,王熙鳳那一房,也整個兒破落了,她的胞兄王仁,只顧自己苟活,哪裡還管她的死活,因此,賈璉休掉王熙鳳的時候,她已無娘家可回,無娘家人認領,不得已,接受了留在賈家,賈璉將平兒扶爲正妻,自己降到往昔平兒那樣的通房大丫頭地位的方案。再加上,情節發展到那個階段,賈元春已經失卻皇帝寵愛,皇帝已經命令忠順王來查封賈家,忠順王知道王熙鳳原來是榮國府大拿,爲查清榮國府的財產,也絕不允許王熙鳳以任何理由離開府第。王熙鳳『知命』,屈辱存活,但她畢竟性格剛硬,有時候又不免梗著脖子『強英雄』。可惜我們現在只知道曹雪芹的八十回後有這樣一個回目,具體是怎麼行文的,竟只好意想懸懸了。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