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00|回覆: 0

宋詞是怎樣變成高雅文學的(圖)

[複製連結]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10-6-7 09: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W020100607351525007592.jpg

9 _7 T  f& b' ~# X' s8 V, v

# J  e6 y0 `" M8 i6 ]
    自從『一代有一代之文學』的說法成爲我們的『常識』後,所謂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成了我們對中國古典文學『進化』序列的不二認知,對各個時代文學風貌的直覺想像。我們通常倦怠於再去考慮,這個『一代有一代之文學』,其實只是站在歷史『制高點』上的後代人對前面諸個時代的一種認識而已。它多少是有些唯『進化論』傾向的,而且,它所展示的,是後代對前代的認識,這種認識還是極度『精簡』了的。如果拿這樣的認識去和歷史打打交道,就能覺察出它的局限來了。
0 Z% ~; g1 ?4 f; \3 Q% ]! O, ?% f- e7 [  \2 b6 H: C9 n
    比如宋詞,我們今天將它視作宋人的代表文體,未必有錯,但拿它作爲『主角』來覆蓋對有宋一代文學的整體形象,就經不住歷史的錘鍊了。單單從數量上來說,【全宋詩】所收的作者、作品就遠遠多於【全宋詞】。數量當然不代表一切,但是從當時人的認識來說,詩文是『大道』,詞是『小道』,是沒有問題的。 / h6 V) P  ~; U) S  _+ q/ Q
: t$ Q! n# s9 M3 S: n' p* L8 B
    事實上,真正用今天的眼光和事物來觀察類比,最初的宋詞寫作,就是今天的流行歌曲作詞――從文學的正統觀念來說,爲流行歌曲作詞怎麼也算不上『大道』。有個我們很熟悉的典故,柳永『奉旨填詞』,『奉旨』是自嘲,『填詞』倒是實情。 ; W: l$ K1 W& n2 }7 ?
) K8 v0 E4 r  _& h) f. E/ q
    說『填詞』,必然就是有曲調在先。本來詞就是用來唱的,勾欄瓦肆最常見的娛樂活動之一。所以世傳有人回答蘇東坡問,說『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唱「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這話後來被視作對柳、蘇兩人詞風的形象說明,其實按照詞在當時的主要功用,這話未必沒有揶揄的意味:填詞本是休閒之用,勾欄瓦肆中十七八女孩兒溫聲清唱才是『主流』,讓幾個關西大漢拿著銅鐵作響,大聲吼唱,那是軍歌不算曲子。 ' p- _* T- l( |* H% ^  q0 o% x

$ v$ x/ N8 D* L* T6 b/ P. N3 k    詞最初就叫『曲子詞』,曲是音樂,詞是歌詞,完整的詞是音樂加歌詞。作詞者照著音樂填詞,那些爲人激賞的傳播到世間,被人傳唱,葉夢得說『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避暑錄話】),既是指柳永『填詞』通俗,也說明了作爲『作詞家』的柳永作品的受歡迎程度。 4 ~8 g" z8 u' [5 n
0 U- ^* T# f7 ~9 X& \6 l4 L
    古代沒有什麼著作權的概念,所以各種曲調可以隨手拿來就用。那些曲調的原作者,也就是最初的作曲者往往不被世人所知。有些今天被稱作『詞牌』的曲調,根本就是『集體創作』的成果,比如知名的【菩薩蠻】、【浣溪沙】,最早都是唐代的教坊曲。有些兼具作曲、作詞能力的,則得以署名流傳。比如詞牌【如夢令】原名【憶仙姿】,是五代後唐莊宗李存勖的『自度曲』。什麼叫『自度曲』?按今天的話來說,就是這位皇帝有自己作曲的能力,能夠原創。據載,蘇軾嫌這個曲名『不雅』,取了李存勖原詞中的『如夢』二字,改稱【如夢令】,按著李存勖的詞仿填了兩闕。 ' A3 u" H% a3 Q4 G7 i, T

; N  Y" F! o) G4 f2 V7 B0 ]    多年之後,李清照批評晏殊、歐陽修、蘇軾這些人所作的詞,根本就不合詞要被演唱的要求:『至晏元獻、歐陽永叔、蘇子瞻,學際天人,作爲小歌詞,直如酌蠡水於大海,然皆句讀不齊之詩爾。又往往不協音律,何耶?蓋詩文分平側,而歌詞分五音,又分五聲,又分六律,又分清濁輕重。』她的意思就是說,這幾位學問雖高,但是作的詞根本就是改了斷句方式的詩,根本就沒法按照曲調唱出來。要是這個字的位置本來是個拖長了音的『啊』,你偏偏填上了一個沒法拖長的『呃』,怕是憋死了最婉轉動人的歌手,也沒法唱出味道來。一首好曲子,填了不適合演唱的詞,從詞本來的角色來說,算不得完整了。不過後來越來越多的曲調失傳,這些沒法唱的詞『不協音律』的弱點也就漸漸不再成爲弱點。
5 i. b6 h) Q( X* @+ G. E) {
6 V/ [% y) O; v* ~# U4 K    作爲娛樂活動不可缺少的環節之一的『填詞』,終於在時間的偏袒之下,和『作曲』分離開來,成爲純紙面的高雅文學活動。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