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6 T* A& x0 c0 t, }1 v
1 h! e0 Y1 N2 Y& {7 W& W+ N 中國有些成語是不講道理、不講邏輯的,『同床異夢』即是一例,它曾一度成爲莫大的罪名,置人於窘境――
z+ x8 \8 I( m) B4 n3 X) r" F/ @
中國有些成語是不講道理的,比如這『同床異夢』即是一例。查辭書,原指夫婦生活,感情不和,比喻同做一件事各有打算。語出陳亮【與朱元晦秘書書】:『同床各做夢,周公且不能學得,何必一一說到孔明哉!』日後則『淪』爲貶義,甚至政治危險品,與『離心離德』、『心懷鬼胎』、『居心叵測』、『二臣逆子』沆瀣爲伍。
; J* i( _+ w4 ]' d4 }5 r3 R+ d9 B9 l* f
其實貶斥『同床異夢』本身,原是個虛假的命題。歷來人云亦云,積非成是。仿佛世界上真存在『同床同夢』現象似的:人們理當『同床同夢』,而不得『同床異夢』。唯有前者才是正常、應該、必須的;後者則是非常不該,當然也是不可容忍的了。 9 G1 a9 e- s; w! q% x+ ^
8 o @2 X. D' [! n1 n7 n
然而大千世界同床夫妻即如銀婚、金婚、鑽石婚,誰聽說過他們同床同夢而非『同床異夢』的呢?其他如父子、母女同睡一張床,能找出『同床同夢』而非『同床異夢』的一例來嗎?即如『同床異夢』的發明者宋代陳亮先生,連同歷代的主捧者、奉行者、鼓吹者,他們之中誰能做到同他(她)的『同床者』夢夢相同夢夢一致呢――現實中既然壓根兒就不存在這玩藝兒,又有什麼理由、什麼資格去否定、去問罪『同床異夢』的合理合情合法性呢?
, X5 ^" F3 {% j8 q3 _
, N6 g8 m0 A) w) o' d+ Y( u r 夢從來五彩繽紛,神奇荒誕,因人而異。莊生『曉夢蝴蝶』,李白『夢遊天姥』,杜甫三夜『夢李白』,李後主『夢裡不知身似客』,蘇東坡『夜來幽夢忽還鄉』,陸游『鐵馬冰河入夢來』,賈寶玉『夢遊太虛幻』……有哪位寫過同床同夢的呢?活生生的腦袋活生生的人,連夢都要做得相同不許有異,也未免太專橫、太武斷、太霸道了吧!更何況,夢之同異根本與床無關。不同床做的異夢,同床也只能是異夢。此中外一律,古今亦然,顛撲不破,概莫能外也。 . }+ U' N: D; F( U8 @/ X4 g% H8 ~
- H6 R* }$ K7 l9 s6 U( e
【墨經】云:『夢,臥而以爲然也』;【說文解字】曰:『夢,寐而有覺者也』;柏拉圖說:『夢是人類日常生活的繼續』;巴甫洛夫釋:夢是在外界刺激影響下,大腦皮層中未被抑制的神經組織的奇異而怪誕的活動;弗洛伊德解:夢是人的被壓抑的願望偽裝起來經過變形後的滿足……有哪位科學家、哪本科學論著中有支持同床同夢、否定『同床異夢』的論述呢? 5 D. V1 L1 e& \( c9 @
2 X g$ i2 G! Y! L2 L; N) z" Y1 n 從邏輯學角度,否定『同床異夢』是在錯誤大前提下的荒謬推理:即任何『同床』者的夢都是相同的,既然你們做了『異夢』,你們就是大逆不道的――首先大前提虛假,推導的結論必然荒誕不經。本來的子虛烏有當成了既成事實;極爲正常的現象視爲不可容忍的罪過;荒謬透頂的結論當作舉世公認的真理。如此相沿襲用,以訛傳訛,莫名發難,不能不視之爲霸道哲學、混帳邏輯。 * l: G6 B5 F8 v+ Y4 h
, Y, v/ Q% ]+ [) V9 y8 b1 U- d9 y
自然,除了指生理上的睡夢以外,夢還泛指各色幻境、超越現實的嚮往,因而有『同一個夢想』一類的表述。但那屬於寬泛的形象表達,並未設『同床』的前提,也決不會對『同床異夢』者興師問罪。 - a; c& K7 T; l9 {
- W6 r7 [# V9 ^! B 回想當年政治運動中以『同床異夢』問罪於人,打入另冊,列入另類,『同床異夢』也就成爲罪莫大焉的大帽,置人於窘境的利器,令年齡稍長者記憶猶新、不寒而慄的。其實,這種千人同夢,萬民夢同的妄求,也未免天真了一點,除非將億萬腦袋在出生時即植入做『同夢』的晶片,否則能做到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