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53|回覆: 0

白居易一生坎坷親人零落 多病之軀活到75歲(圖)

[複製連結]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10-5-14 08: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W020100514323859848375.jpg

5 c% V4 ^  P' z" j7 N

' P5 k  I1 ~% A( {8 p" x* V4 `
    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因做過太子傅,後人也稱其為白傅或白太傅。他生逢亂世,一生坎坷,中年親人零落,但他以多病之軀活到75歲,其中原因值得探討。
8 @! G, h  i5 _  G; p8 t: ]5 P2 q& h0 Y6 ]+ p! ?7 J
    字為樂天之白居易,也實在符合其字號。他認為『身為醫王心是藥,不勞和扁到門前』,『心恬內無憂』則能少生病,生病也容易痊癒。因此,他『號作樂天應不錯,憂愁時少樂時多』。白居易的樂天知命表現在: 7 N7 v  x, }0 E: t  ~1 R
5 }9 n1 R; t8 z
    不亂生氣,不煩惱。『自知氣發每因情,情在何由氣得平?若問病根深與淺,此身應與病齊生。』縱有不歡之事,也能以理智戰勝情感,不氣不憤。 6 t& w0 R+ r) ?+ O
/ Y, Q9 S$ b4 t9 n9 m  _$ g
    淡泊名利,每次被貶官或被迫辭官,他都能認命自樂。被貶到江洲時,他反而喜形於色說:『匡廬在念久矣,今得青山綠水中為風月主人,幸甚!』     
/ [, g) s$ m8 X  N5 u$ b1 |
! W/ k; n% O7 W6 {3 d. f    遇疾不憂。『縱病心中不憂愁』是白居易的一貫思想,既來之則安之。他在身患半身不遂之後,還『一足任它為外物,三杯自要沃中腸。頭風若見詩應愈,齒折仍談笑不妨。』
) M5 S+ B% r& e4 W$ i/ p* _/ y1 j4 d! @9 `% j8 V  p, M
    正確對待衰老。不少人一旦老了,不中用了,就傷感交加,心力瘁盡。而白居易對生老病死看得比較輕,其言:『病應無所避,老更不宜忙。』
6 d9 B  Y3 Z2 [" w) U3 [4 j/ L- Z- A& u" B5 `; d/ t2 @, a
    事實上,白居易對醫療知識也多有掌握,呼吸吐納功法及按摩保健法,也是其長壽的保證。但其樂天的性格,是長壽基礎的基礎。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