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十三章 【原文】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解读〗 13.1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老子说:“如果一个人宠辱若惊,患得患失,就要注意到真正的大患就在于人自身。” 13.2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宠”字望文生义,就是“龙在室”,即高贵也。“辱”字古义就是“耕作”,后来以之为贱业,衍生出“耻辱”之意。为什么说宠辱若惊呢?人们往往把高贵视为上位,把耻辱视为下位。当然,老子在这里实际假设了一个中位,就是自身当前的处境。如果人们在当前的处境上到更加高贵的一层,内心往往会发生很震动,如果人们在当前的处境落到了更加耻辱的一层,内心会发生很震动。所以称之为宠辱若惊。不管是对于地位、名气等等,人往往都是如此,就是因为出于自身的虚荣心,名利欲,把自己能不能得到这一些看得太重。孔子说:“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也从某一个角度,来阐明“宠辱若惊”的心态对于为人处事的不良后果。 老子提出要“宠辱不惊”是基于他对于“道”的认识。他说:“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也,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他道并没有爵位,但是万物仍然“尊道而贵德”,就是因为它“恒自然也”,从来不求得任何名利。 所以老子云:“故贵必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是其以贱为本也?非欤?故致数舆,无舆。是故不欲琭琭若玉,珞珞若石。”也就是说既然“贵必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为什么不能顺其自然,等闲视之呢?否则,就是“大患若身”。 从这里,我们也能理解,《老子》第二章就直接提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因为老子很多关于社会现实的观点,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阐明的。 我们知道,夏朝就已经开始实行礼制,历经商朝,在周朝发展到顶峰。特别是周礼往往使得社会等级更加森严。周礼固然包括着道德教化的功能,但是我们知道,周礼毕竟是一种原始的统治制度,不可能不体现统治者自身的政治意图。同时周礼非常讲究地位的尊卑、位次、排序。虽然周礼强调谦让,节俭,和谐,经过长期礼乐教化也极大的推动华夏文明,但是周礼强烈的等级观念,无形中也强化了人们的攀比意识和虚荣心理。同时,由于周礼制度最初的破坏者又是包括周天子在内上层贵族自身,那么上行而下效,自然而然,周礼整个体系开始解体。那么在周礼解体的过程,也自然包括和谐、节俭、谦让精神的沦落,那么在这种情况,由于周礼本身所强化的攀比虚荣之心就如同溃坝之洪水,在长期的积蓄之后,变得恣意汪洋,一发而不可收拾。人们对于地位,名利的追逐。周礼所包含的积极道德观念,变质成了庸俗面子观念,所包含的高雅礼乐文化变质成了低级粉饰玩乐。所以,一方面是厚葬成风,另一方面却是临丧不哀,一方面好礼重乐,另一方面是为礼不敬。这就是真正的“礼崩乐坏。”面对这种现象,老子指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实质上也就是指出“过犹不及”的道理。 所以,老子从个人出发,主张宠辱不惊。以孔子为例,孔子一生在为找回的礼乐的实质精神而奔走,但是遇到结果却是被“礼崩乐坏”的社会所讥讽。孔子自己也说:“事君以礼,人以为谄也。”但是孔子矢志不渝,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义,得之不喜,失之不悲。最终六十耳顺,终于彻底在心态上参破了荣辱。孔子的修为经历说明,一个修道之人,参破富贵贫贱很容易的,但是对于“名欲”的参破,其实是最难的。许多后世的儒家学者,如果从地位,财富而言能做到“无私无欲”,但是在破除“名欲”之障上,往往是力所不及,甚至看得相当的重。常人之欲无外非名、权、利三者,但是有一些所谓的“君子”毕生的精力就是落实在一个“名”上,跟学道之人贪“永生”,学佛之人贪“来世”一样,亦不可不谓之大欲。而且儒家入世,若有此类之人所作之祸尤为严重,亦不可小觑之。一些儒家学家在学问上展开所谓的“道德”竞赛,比的就是谁能把话讲到极至,拼的谁能把事做到极端,许多儒家观点不断地无限上纲,实际上就是这样造成的。在当时还无所谓,毕竟名不见经传,但是一旦成为所谓的“一代宗师”,充斥于其文字之中的“登峰造极”、“绝冠古今”之语,往往就成为后人之枷锁,后世之牢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