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20|回复: 0

方志是大文化(图)

[复制链接]
家邻 发表于 2010-5-5 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020100505283501259007.jpg

3 L) }8 A+ L. A9 M! _# j, ]

2 j) i( m/ i0 S5 S) d! X3 [9 d% o
《大清一统志》

+ X$ ]) I5 p5 l

( E( G7 v9 \% p" P
' f9 |6 E, O' y  r4 X    国史、方志与谱系,乃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源流,这是20世纪30年代文化界的一个普遍认同。
% x# ]+ ]8 ~, z( }: P$ _2 C! Q
1 E2 h3 b9 }4 e    方志的源头可以上溯到周王朝。当时王朝中央和各诸侯国,分别设有五史官职,其中外史“掌四方之志”,小史“掌邦国之志”,负责记载各侯国风土人情和历史沿革。孔子周游列国,最感兴趣的就是历览了近二十国的这类宝书,史志界称之为“国别史”,它不同于之后历代封建王朝主持编修的“国史”,而是方域之史,是方志的雏形。
$ R0 r1 `' ^0 a8 U- ~5 Z7 `; v7 T2 X( Z) h% [$ S% D
    秦汉一统政权建立后,形势要求“宰郡国需胸中全具一郡国,宰天下须胸中全具一天下”的治理能力,于是地理志、地记和图经这类志书应运而生。汉武帝时,朝廷命地方官把记载山川、物产、贡赋等情况的资料,时称“地志”,随“计书”(记载贡赋之类的文书)一同报送中央。兰台令史班固利用这些资料编纂了第一部系统的全国性地理总志――《汉书・地理志》。这部书不仅记载了各郡、县和侯国的山川、地产、人口和民俗,内容十分丰富,是地志著述的集大成者,而且为二十四史开设地理志带了个好头。
: P: F* T: r# o8 i7 S. x- g1 g! c0 X6 c. {2 |" Q' ]
    受地理志的影响,隋唐时期方志的主要形式是图经。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修志日盛。隋炀帝兴之所至,下令“普诏天下诸君,条其风俗、产物、地图,上于尚书。”并且敕秘书学士18人修十郡志。编成800卷,炀帝嫌不够,遣回重修,遂成《宇区图志》1200卷,炀帝大为高兴,赏锦300段,命其收于府库。这是中国第一部官修的志书。唐代官修志书逐步形成制度,朝廷明确规定州郡每3年(后改为5年)编修一次图经报尚书省兵部职方,内容要求备载古今事迹、地理山川、土地所宜、风俗所尚,经费一律从州县杂罚钱中列支。唐代图志,有图有说,以说为主,与过去的以图为主,以说为附大有创新。《元和郡县图志》是唐代全国性总志的代表,全书40卷,以当时关内、河南、河北等地10道为纲,分别记述各府州县的户口、疆域道里、形势险要、地理沿革、山水湖泊、丘墓古迹、贡赋物产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舆论图经,惟此书为最古,其体例亦为最善,后来虽递相损益,无能出其范围。”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