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9 L t; {! F$ x& t$ Q- X
: _* p% R5 `3 d6 w8 j' x4 W% X5 W
莓豆手杖。 ) W9 w) J" ~% ~$ N, G: k4 }' b
3 P8 w9 c* t( c9 u7 C: D- g 8 E: `; ~4 P$ s8 z& I. d% K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是一部以寫鬼狐神妖為主的短篇小說集,其中多數篇章都是以『談狐說鬼』為名,寄託作者的『孤憤』,宣洩他對當時社會的不滿,所述的鬼神故事也多屬子虛烏有。但也有的篇章取材於真人真事,內容基本是真實的,如【狐妾】一文即屬此類。 ' g* t+ @5 `. V6 |' ^. ] A7 \
7 V' D" p: u- C! G
【狐妾】中所寫的劉洞九,是山東萊蕪人,明末天啟年間進士,官汾州府(今山西汾陽)通判。該文提到的姜鑲時任大同總兵。崇禎十七年(1644),他投降了李自成的義軍,同年六月殺義軍首領柯天相等降清,後又聯合義軍餘部抗清,攻陷包括汾州在內的山西多個州縣。劉洞九在戰亂中得到其妾的智謀相助,安全返回故裏,在萊蕪城東建別墅孝義樓隱居。這些,都是有據可查的歷史事實。至於文中所說劉洞九在汾州所納之妾為『光艷無儔』、神通廣大的狐狸仙女,通常人們都認為是傳說故事,不足為信。但萊蕪孝義樓村的劉洞九後裔,卻世代都堅信他們這位老奶奶就是『狐狸精仙女』。在村裏的劉氏家廟內,還專門設一『仙奶奶』靈位,全村人逢年過節都來祭奠這位『狐仙奶奶』。
* p) N4 Q m% ]( j6 K
" Z/ E4 U: `' E8 T 【狐妾】中還寫到『狐女』離去時,『紙裹數事留贈』,這也不是空穴來風。實際上,除文中提到的留下一件『喪家掛門之小幡』外,『狐女』還留下三件『仙物』。劉氏後人將其當作傳家寶,代代相傳,但一直對外保密。 * L. d0 ^& U5 v _, _
5 g {; N( ~( E0 {$ t" e 上世紀五十年代,『仙物』傳至劉洞九的第二十二代孫劉興利手中。他當時擔任村裏的黨支部書記,一接過『仙物』,就想將其公之於眾。但那時政治運動不斷,政府號召大反封建迷信,此時若將『仙物』拿出來,引得全村人都來朝拜,上級一定會責怪他搞封建迷信活動,將他當作『壞分子』進行專政。所以,直到1978年後,不再搞『階級鬥爭』了,他才將『仙物』拿出來公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