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68|回覆: 0

[文學研究] 朱彝尊【西陵後感舊】本事

[複製連結]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12-4-24 13: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作者: 朱則傑

  清初著名詩人朱彝尊,寫有【西陵感舊】前、後二題,各爲五言律詩一首,分別見於【曝書亭集】卷五、卷六(【四部叢刊】影印本)。題內『西陵』,後世多寫做『西泠』,即今浙江杭州。前題【西陵感舊】,作於康熙元年壬寅(1662)夏秋之際,悼念當年六月初一因『浙東通海案』而被清廷殺害於杭州的魏耕等人,具體可參拙著【朱彝尊研究】下編之一【朱彝尊抗清考】(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第1版)。後題作於次年即康熙二年癸卯(1663)十月頃,因此題作【西陵後感舊】,全詩如下:
  潘安曾對酒,吳質數論文。舊史悲難續,斯人意不群。
  一爲江海別,遽作死生分。淒斷山陽笛,那堪歲歲聞!
  關於這首詩的本事,由於標題上的聯繫,舊時曾認爲同系悼念魏耕等人而作。但再經過考察,發現它可能是憑弔另案的吳炎、潘檉章。
  吳炎、潘檉章都是江蘇吳江人,以史學擅長。據顧炎武【顧亭林詩文集・亭林文集】卷五【書吳、潘二子事】記載(中華書局1983年5月第2版),兩人都有志於『成一代史書,以繼遷、固之後』;潘檉章曾刻【國史考異】三卷,顧炎武即『服其精審』。順治年間,浙江湖州的莊廷編纂『明史』,『慕吳、潘盛名,引以爲重,列諸參閱姓氏中』。後來該書被奸人告發,凡編書、刻書以及『列名於書者十八人皆論死』,共殺『七十餘人』之多,這就是著名的莊廷『明史案』。而吳炎、潘檉章二人,在該案中死得最無辜,在當時也最有名。至於該案的審理,主要即在杭州進行;吳炎、潘檉章等人,最後也都是被殺害於杭州,具體時間則在康熙二年癸卯(1663)五月二十六日。考朱彝尊上一年爲躲避『浙東通海案』的牽連曾逃往浙江溫州,到這一年的十月因生父病危返回嘉興,途經杭州時才寫下這首【西陵後感舊】。他在這個時候追悼吳炎、潘檉章,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由此再來看詩歌的正文。其首聯二句所謂『潘安』,所謂『吳質』,顯然是在借歷史人物暗寓吳炎、潘檉章的姓氏。次聯『舊史悲難續,斯人意不群』云云,則關合吳炎、潘檉章的史學造詣,兼寓『明史案』的悲慘結局,以及讚頌他們的高尚節操。這與顧炎武當時在山西所作的【汾州祭吳炎、潘檉章二節士】『一代文章亡左馬,千秋仁義在吳潘』云云(見【顧亭林詩文集・亭林詩集】卷四),內涵正復相同,可以參證。從詩歌中還可以發現,朱彝尊此前同吳炎、潘檉章二人,事實上還曾經有過交往;只是除這首詩之外,在朱彝尊現存其他作品中沒有看到更多的線索,因此這種交往究竟是純粹限於學術還是同樣與秘密抗清有關,這一點無法判斷。而朱彝尊在這前後兩年――實際上還不足一周年的短暫時間裡,相繼失去了魏耕等抗清戰友和吳炎、潘檉章等學術同好,這就難怪他要慨嘆『淒斷山陽笛,那堪歲歲聞』了。
  筆者過去在舊作【朱彝尊】,和初版【清詩史】的第八章【朱彝尊和順康時期的詩風演變】中,曾經將這首詩的本事簡單地視同前題【西陵感舊】(分別見【中國歷代著名文學家評傳】第五卷,山東教育出版社1985年4月第1版;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2月第1版)。後來發現了這個問題,當【朱彝尊】收入拙著【清詩代表作家研究】(齊魯書社1995年10月第1版),和【清詩史】再版時(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以及其他相關場合,便將這首詩暫時予以略去。現在將有關考訂寫在這裡,也算是對前此自己的一個檢討。
  
  (作者單位:浙江大學國際文化系)
                           </p>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