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758|回覆: 20

[國學灌水] 正體字是否到了掃盲的時候?繁體字掃盲有無必要?該如何掃?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1-3-1 22:3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正體字是否到了掃盲的時候?繁體字掃盲有無必要?該如何掃?
273deb0efd9ea9330fd15923ca2e9e42.jpg

被稱為『千分大考』的復旦水平測試,語文第一題就是辨別繁體字書寫錯誤,讓不少考生乾瞪眼。無獨有偶,去年12月武漢大學國學班招生考試,也傳出考生們被滿紙繁體字考題嚇蒙的消息。2月13日,黃征等15位江蘇省政協委員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議給中學生、大學生進行繁體字『掃盲』,特別是大學一年級新生,不論文理科,都要學一年的繁體字和異體字。

此前,一些專家、學者和社會知名人士提出恢復繁體字的建議也不時見諸媒體。這讓我們不得不回答這樣一個問題:繁體字是否真的到了該掃盲的時候?又該如何掃盲?

支持 學點繁體字有必要

近年來,隨着內地與香港、台灣和澳門等地交流的日益頻繁,特別是互聯網的興起,如果內地人不學習一些繁體字,不掌握一定的繁體字知識,肯定影響到對港澳台等媒體資料的閱讀,也影響到兩岸文化交流。此外,繁體字廣泛地存在於我國的古代文化典籍中。文化典籍是中華文化的主要載體,傳承文化的主要憑藉,是我國文化源頭。然而近年來,國人對古代文化典籍的研究已經大不如昨,如筆者所從事的植物保護學專業,很少有人回過頭來對我國古代、近代植物保護方面的內容進行系統地研究和整理,使我國傳統文化薪火相傳發揚光大。除了觀念之外,在筆者看來,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解放後出生的植保工作者文化底蘊不豐厚,對文言文讀來比較吃力,甚至對繁體字了解不多,限制了人們對此的研究。因此,讓學生了解一些繁體字有助於我國傳統文化的弘揚,使我國傳統文化薪火相傳,不斷發揚。

辯證地看,無論是簡化字還是繁體字都有其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繁體字筆畫太多,讓人難認、難記、難寫,而簡化字學起來省時省力易記,可是簡化字掩蓋了造字時所遵循的規律,割斷了漢字的系統性。如果學生學習繁體字,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繁體字最初的設計意圖,讓學生多了解一些古代的文化知識,而許多簡化字讓人們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設計筆畫,給人以突兀之感,讓人很難理解其中的意味。因此,筆者以為讓學生了解一些繁體字很有必要,也很重要。但是讓學生學繁體字應以培養學生興趣入手,最好結合書法學習,而不能一刀切地通過考試強迫學生學習,否則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只能適得其反。蔡毅

建議 不宜全民強制學習

應該承認,在與海外華裔、港澳台同胞交流,在書法、藝術作品中,在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研究方面,繁體字仍然發揮着一定的積極作用。但並不意味着需要強制學習繁體字,更不是恢復繁體字。因為繁體字的筆畫結構比較複雜,其認識與書寫都不太方便。經過幾十年時間的推廣、普及,簡體字因為辨認、書寫方便,節省時間,早已為社會接受、認同。

如果大學在漢語、歷史等專業學生中開展繁體字教學。如果有人出於工作、學習與古文化研究的需要和個人的興趣愛好,自己主動學習繁體字,都另當別論。但是政協委員提議給中學生、大學生進行繁體字『掃盲』,強制大學新生不分文理科,學一年繁體字和異體字;大學讓學生辨別繁體字的書寫錯誤……政協委員與大學不遺餘力推銷繁體字,豈不是與推廣規範漢字的初衷背道而馳?請問這些政協委員,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到底該寫簡化字還是繁體字呢?

儘管學習繁體字對傳承歷史文化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是我並不認為,繁體字就是傳統歷史文化的精華,更不認為強制學習繁體字就是弘揚傳統文化的不二法門。現在,時代變了,文字書寫也應該適應新時代的要求與審美理念。不能總想着『復古』。我國從甲骨文開始,漢字經過了數千年的嬗變,才演變成了繁體字。按照某些專家學者、政協委員的邏輯推算下去,我們學完繁體字,是否還要從故紙堆里翻出甲骨文來強制學習?因此,我的觀點是,學習繁體字應由個人興趣與工作學習需要說了算,根本不必上升到全民學習、強制學習的高度。胡藝

反對 沒必要當必修課

簡體字相比繁體字來說,在美觀上是差了些,但最大的優點就是方便,認起來容易。這就夠了。文字,如果讓人覺得不方便,學起來困難,甚至是摧殘身心的,實在沒有必要繼續下去,這或許是1956年出台【漢字簡化方案】的最根本原因。簡體字已經推廣幾十年了,已經深入人心了。再走『回頭路』,顯然是不可能的,也無實際意義,相反,會帶來資源的浪費。這就像改名一樣,改一個地名似乎很容易,但給老百姓帶來的麻煩和浪費卻是驚人的。

其實,即便是在中學裡推廣繁體字,也會遇到實質性的困難。一方面會加重學生的學業負擔,現在學生的負擔已經夠重了,再加上要學習繁體字,學生如何承受?另一方面,如果不與考試掛鈎,其學習勢必會走過場,學生不可能學到多少。

繁體字的魅力是無窮的,推廣不推廣都無損繁體字的『生命力』。繁體字有自己的『生活圈』,有自己的『生存空間』和『美麗空間』,它不必一定要『活』在每一個人的生活中。喜愛繁體字的人很多,比如那些建議者;不喜歡繁體字的人恐怕更多,我問了周圍的一些朋友,他們都說學起來很困難。其實,推廣繁體字,大可不必,但對於學習繁體字卻可以進行積極地引導,不過,沒有必要一定要讓中學生、大學生硬着頭皮學上一年,想必繁體字也不忍心讓這些學生難受吧。

繁體字就讓喜歡的人去學吧,畢竟它是歷史的,是中國的。不喜歡的也可以不學,畢竟它可以不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沒有它,我們不會覺得不方便。王軍榮

觀察 繁有繁的理簡有簡的道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瑰寶。經過數千年的改進和演變,由當初的甲骨文演變成為後來的繁體字。由於繁體字間架結構太過繁雜,書寫和辨認起來很不方便,為此,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國政府對繁體字進行了簡化,這就是漢字改革。在經過幾十年的推廣和使用後,現代的人們對簡體漢字的書寫早已熟記於心,對於繁體字,則感到非常陌生,應該說,這是多年教育的結果。近年來,不時有一些專家、學者和社會知名人士提出恢復繁體字的建議。建議者認為,除了中國大陸地區之外,全部都是使用繁體,因此,學習繁體字不是倒退,而是對中國文化的一種保護學習。現在台灣依然用繁體字,恢復使用繁體字有利於兩岸統一等等。

確實,從文字統一、交流使用以及保護中華文化的角度來看,建議恢復使用繁體字,還是很有道理的。然而,簡化字經過幾十年的推廣使用,已經深入人心,現在,再恢復使用繁體字,顯然會讓大家變得不適應。而要想讓人們完全接受繁體字,需要花費比簡化字改革更多的時間,因為繁體字雖然看起來很美麗,用專家的話來說叫『有藝術美感』,但是,因為結構和筆畫繁雜,書寫起來費事費時。這是繁體字最大的缺點。

一些專家因為看到了繁體字的好處,卻忽略了簡化字的好處,因此不遺餘力地建議恢復繁體字。那麼,恢復繁體字,真的就那麼美嗎?真的有那麼『好使』嗎?有沒有考慮到由此帶來的一系列的後果,比如,造成了人們辨認和書寫的困難,以及更改書本、文件資料等而帶來的一系列的浪費?而已經習慣了使用簡化字的人們,是不是就能從心底里認同繁體字呢?繁體字是不是就真的優點多多,沒有一點缺點呢?這些,是值得考慮的,否則,只能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添亂。池墨

■評判 教育的歸教育 社會的歸社會

繁體字掃盲是個社會文化領域的問題,交由社會這個大學校來完成就可以了。畢竟,現在的人們對繁體字並非完全陌生,在很多年長者的習慣中,甚至還常常使用繁體字。適當允許在一些場合使用繁體字,讓生活中的繁體字慢慢多起來;同時,在一些工具書中增添繁體字與簡化字對照表,乃至該繁體字的獨特用法,為需要者提供必要的學習工具,何愁繁體字不會被人們重新認識呢?最重要的是,不能簡單認定繁體字為不規範文字而過多限制使用。

當然,學校也不必完全拒絕繁體字,在部分如歷史、中文等與古文化聯繫較多的大學專業中,可以考慮增設有關繁體字的課程,而對其他專業的學生,或者中小學生來說,也可以用選修或者講座等形式開展繁體字教育,這既不會影響繁體字的傳播,也是對教育的尊重。惟如此,才是教育之幸,是繁體字掃盲的正確之道。劉楚漢



正體字是否到了掃盲的時候?繁體字掃盲有無必要?該如何掃?
正方觀點 (26)

學習繁體字有用,現代人又多不懂

反方觀點 (1)

繁體字不必全民學習,不宜設成必修課

辯手:3 ( 加入 )
 
辯手:0 ( 加入 )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1-3-1 23:23 | 顯示全部樓層
    不學正體字,如何閱讀國學經典原文?
    簡化後的經典原文容易引起誤解——而經典作者都是用正體字寫的!——春秋戰國篆體與正體字有一一對應的關係,而簡體字對正體字卻沒有。
    偷月 發表於 2011-3-2 23:29 | 顯示全部樓層
    無所謂吧,不過繁體簡體之分及爭論都是政治導致的,希望華夏文化不要因為歷史長河中暫時的政治需要而被分裂化,異化。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11-3-18 23:36 | 顯示全部樓層
    經常來這裡就是看重這裡的正體字經典,也是個學習正體字的好地方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1-3-20 23:10 | 顯示全部樓層
    我也覺得學習繁體字是很有必要的。支持學習。
    逸羊道長 發表於 2011-4-23 12:18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延章 的文章

    學習外國文化就要學外文,學習傳統文化就要學繁體字,這個世界太亂了!還好,研究先秦學問沒讓學蝌蚪文和結繩文字,要不就慘了!因為沒地兒學去!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1-4-24 11:35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逸羊道長 的文章

    學習先秦學問如果不能追究當時字形字體,以求其字義,往往容易導致今義套古文的錯誤
    逸羊道長 發表於 2011-4-25 09:55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延章 的文章

    追究字形字體,未必能求其字義!比如說:『水天』這個結繩字的意思是等待,象彖的解說是,水在天上以雲的方式存在,烏雲密布必然會有大雨,在那個沒有可移動式避雨工具的年代,天上有雨的結果就只有等待。『山水』這個結繩字的意思是迷惑,象彖的解說是,山下的水就是泉水,但面對山下的泉水何以迷惑,卻讓人搞不明白。從字形結構猜其字義,難矣!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1-4-26 12:58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逸羊道長 的文章

    有研究稱,語言的發展是先詞後字,從拼丁文上看,似乎一直是詞,而從漢字上看,上古是詞(口語),有音無字,其後出現了字(象形字)(漢字,是以字義達意的,而拼單文字,是以詞音達意的——根據語音結合拼音文字創造詞)。
    漢語,因為不是拼音文字,從語音去辨別原義已經不可能(其實就算是拼音文字,也不可能辨別得出,因為古今同意思的詞語已經因語音改變而改變——古詞語拼出來的音與今詞不同,表達的意思自然就不再是今詞的意思);但是漢字是象形文字,要追溯原義可以從漢字的象形規則上去研究。
    如果說不從漢字的字形結構去追溯原義,基本上已經沒有其他方式。兄台所提到的,作為詞為單位的古漢語,其原義如何追究,用漢字字形結構自然困難重重,但是試問,還有其他方法嗎?
    基本上,漢字書寫的古文,大多數還能看得懂,本就該感謝漢字的象形特徵,如果是拼音文字,估計只能當外星語言看待了。如果不堅持漢字的象形,過多通假,過多符號化,千百年後的子孫基本沒有一個一貫的共同規則去追究現代或古代文章的原義了。
    逸羊道長 發表於 2011-4-26 18:3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延章 的文章

    象形文字確實如此,但結繩字就是另一回事!到現在為止沒有人把結繩字當成文字對待,事實上也找不到相關證據證明結繩字就是一種字,而專家都撇開『上古結繩記事,而後人用之!』這句話去單獨討論中國文字的發展。結繩記事根本就不是在記事,但又是什麼呢?有沒有相關的證據存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