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塑像跓天安門廣場引熱議 文化大國需要文化巨人
北京天安門廣場孔子塑像 從歷史紅人到民族公敵 近日,一座總高9.5米的孔子塑像在位於北京天安門廣場東側的中國國家博物館北門廣場落成,天安門地區又增添了新的文化地標。從這座青銅像樹立的那天開始,各方的褒貶之聲也是沸沸揚揚。對孔子的新一番討論再度被引爆的。
千百年來被中國人認為是聖人的孔子,在天安門廣場的一個塑像,為何會引起非議?為此,中國孔子基金會副秘書長、【中國儒學年鑑】主編王大千接受了本報專訪,介紹了歷史上那些描述孔子形象的圖書,並分析了孔子在中國人心目中形象的變化以及孔子和當下中國文化建設的關係。 被神化和偶像化的孔子 林存光【歷史上的孔子形象】一書針對孔子在歷朝歷代中的形象做了分析和闡述,孔子從一個失意的政治家到一個誠實的學者,在歷史的變遷中,從學者逐漸成為了文化偶像。 漢代已有人稱孔子為『素王』,在清代,統治者封給他一個稱號:『大成至聖文宣王』,這大概是二千多年中讀書人的最高頭銜。 在孔子被『聖化』的過程中,司馬遷推波助瀾,他的名著【史記·孔子世家】中這樣評論:『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雲。天下君王至於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司馬遷對孔子的評價是相當高的。 孔子在漢代除了被官方及御用學者董仲舒等人獨尊而『正統化』之外,還受到另一批公羊學派儒生的高度『神化』。 後來,三國的魏儒家學者王肅編纂了【孔子家語】,記錄孔子及孔門弟子思想言行,以宣揚道德價值。經過一千多年的流傳,孔子的形象到了宋代就漸漸被理學家所『僵化』。 晚清之際,康有為在維新變法時,寫出了【孔子改制考】一書,把孔子塑造為維新運動的祖師,認為『六經』是孔子為了『托古改制』,按照自己的政治理想,假託古人堯、舜的言論而親自寫成的作品。 從『孔聖人』到『孔老二』 但自從晚清之後,孔子的形象江河日下,或被嚴重扭曲,或被無情抨擊。太平天國洪秀全對於所謂『歷代帝王專制之護符』的孔子本人及其思想自然全無好感,他說:『推勘妖魔作怪之由,總追究孔丘教人之書多錯。 』 上世紀初,袁世凱竊國、登上民國總統之位,定孔教為國教,提倡尊孔讀經,這引起了社會各屆的強烈反對。章太炎寫【訂孔】一文,指出儒學是『中國的禍本』,孔子『最大的污點是使人不脫富貴利祿的思想』,『我們今日要想實行革命,提倡民權,孔教是斷不可用的』。『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陳獨秀號召青年:『以徹底之覺悟,猛勇之決心,塞絕與新社會、新國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 』 從『五四運動』之後,孔子形象一直不太好。從『孔老二』到『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不惟僅僅是一個名稱的變化,更是一個國家如何承繼歷史的態度轉變。 學者鮑鵬山在評說那段過去時表示,『新文化運動』對傳統文化中黑暗部分的指證和批判,比如『吃人的禮教』、『奴隸道德』、『三綱五常』等等,其實並不是孔子的思想,甚至是孔子非常警惕和嚴厲抵制的思想。也就是說,『孔家店』里擺放的,並不都是孔子的東西,甚至是孔子不喜歡的東西。在這樣的情況下,『五四』先賢們喊出的『打倒孔家店』,實際上只是把孔子當成一個『文化箭垛』,是傳播學的需要,因為這樣的口號直接、生動、形象,直接付諸於人們的感覺,讓普通人都一下子就明白了。所以,孔子實際上是為那些文化史上的黑暗部分背了罪名而已。因此,『打倒孔家店』,並不能簡單理解成『打倒孔子』。 鮑鵬山說,在20世紀,一生顛沛造次的孔子在逝世二千多年後,又遭遇了兩場巨大的風波和打擊。第一次是20世紀初的『新文化運動』;第二次是20世紀70年代的『批林批孔』。在這兩次運動中,孔子都成了當時人們否定、批判和聲討的對象。巴金先生還曾以蕭甘為筆名撰寫【孔老二罪惡的一生】,更能突顯當時文人以及整個思潮對於孔子的批判。
孔子塑像跓天安門廣場引熱議 文化大國需要文化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