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39|回复: 2

以老解老读《老子》第十六章

[复制链接]
儒帅佛道法 发表于 2011-3-12 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6.第十六章

《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译文》

《解读》

16.1致虚极,守静笃。

此句是古文中常见的互文修辞手法。实际就是“致、守虚静极、笃。”致是达到,守是保持,极是极至,笃是专一。《老子》主张达到和保持虚静的极至并专一。但是“极”、“笃”这类强调把事情做到极至,做到绝对的观点,似乎并不符合老子自身的思想。这一类的文字往往出现在儒家的思想中比较多,如:“惟精惟一,允执其中。”应该说,这种现象是儒道分流之后,又合流的结果。当然也可以是强烈的宗教意识渗入的结果,此版本的《老子》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有这种互相浸染的特征。

16.2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万物同时生长,我来观察它们的循环往复。老子说万物生生灭灭,他观察了它们生命的循环往复的规律。

16.3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万物芸芸种种,都要复归到它们的根本。他认为不管哪一种事物,都要复归到它们的根本的状态。这个根本的状态,其实就是初始的状态。比方说,植物的种子,当然也称之为果实,但是对植物自身而言,其最根本的作用,还是作为种子,继续这个物种的繁衍。动物也是一样,作为一个物种要不被灭绝,也要通过这种“复归其根”的方式。这是生命物种比较普遍的规律。生命要繁衍就必须“回归”到本初的状态。因为汉语的语言本身的不足,加之其强烈的“道法自然”的教条式思想,使得《老子》对于物种繁衍的方式表达得十分原始和混沌。

 楼主| 儒帅佛道法 发表于 2011-3-14 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16.4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复归本初就称之为静,静称之为复命。复命称之永恒,知到永恒的规律,称之为明智。《老子》之所以把归根称之为静,主要是还来自身心态的体验。万物芸芸归根之际,接下来就是万木萧条,枝枯叶败,相对春天之逢勃,夏天之旺盛的心理感受而言,秋天万物显得更加寂寥,接下来还要经历一个空寂的寒冬。老子从心理感受出发称之为“静”。《老子》虽然贵生,但是没有那种所谓“春生秋杀”强烈的情感共鸣引发的心理落差。《老子》认为这个“静”的过程就是复命的过程,正是在准备来年第二次生命的再次勃发。“静”是生命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老子》继而称之为复命,复命正是万物保持延续之道。所以他说“复命曰常”。而明白这是一个必然的规律,《老子》就称之为明智。

按照道法自然的原则,老子会把他的这种心理体验和规律认识投射到社会领域,投射人类自身。老子认为不管个人,还是人类,不管社会,还是国家,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也要服从同样的规律,需要知足,需要复返,需要归根,需要复命。才能真正地重新蓄养元气,保持生机。也就是他说“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是以能蔽复成。”

世事纷纭杂乱,社会动荡不宁的背后,恰恰是欲望的沸腾,智力的泛滥。整个社会从上至下,已经开始变得不知天高地厚,忘乎所以,极度张扬的自我意志带来的却并不是社会的安定,人世的幸福,而是人心的倾轧和虚荣,利益的争夺和觊觎。面对物欲横流,好勇疾贫的社会风气,面对饰智矜愚,色仁行违的不古人心,《老子》提倡“绝仁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三绝三弃”,正是老子为当时社会的统治者开出的归根复命之剂。他认为唯有如此,社会才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安以久,动之徐生”。他认为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与其饮鸩止渴,不如正本清源,与其“励精图治”,不如休养生息,与其“澄清宇内”,不如尘埃落实,从而“恒使民无知无欲,使乎智者不敢为也。”他认为统治者应当“恒以静胜牡”,继而“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所以《老子》强调统治者应该以身垂范,并指出“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从这里,我们也能理解《老子》所云的“天下自正”也就是“民自化,民自正,民自富,民自朴”。“化,正,富,朴”才是老子“三绝三弃”主张所希望最终达到的社会效果。所以,不管如何解释“三绝三弃”,不管如何解释“静”,都不能脱离老子其出发点和目标,而轻易给老子扣上“反智愚民”的帽子。“民化、民正、民富、民朴”是老子的终极理想,所谓“绝学无忧”,“无为而治”、“无事取天下”均是为实现之。老子的主张是否完全可行,则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


& k. c) w5 k$ \3 X
+ o) q2 z! O: u7 ~7 q& t) p7 N
 楼主| 儒帅佛道法 发表于 2011-3-15 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16.5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老子认为不明白真正的永续之道,就会陷入胡乱、荒谬、狂悖之中。这样去轻举妄动,恣意妄行, 胡作非为,均只会招致灾乱和祸害。只有明白真正的永续之道才能做到虚怀若谷,智周四方。正所谓“知常容。”所以老子并不是真正的反对智识,而是引导人们去认识一种真正的大慧,也就是“知常”,实质上也就是“明道”。老子为什么说“容乃公”。还是老子说的知常则不欲,不欲故静,“静”方能有容,任天下万物自化而不干预。在这里老子实际上颠覆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极端思想。他不相信即使再圣明的天子也能包揽一切而做到分毫无失。老子对于道的深刻认识,使得其明白了人类自身的局限性。天子也不过是人,当世人把天下托付给天子,天子还不如把天下托付给道。那么这就是“绝圣弃智,民利百倍”思想的源头。只有当天子不以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而自居,他才能真正的做到“圣人恒无心,以百姓心为心。”故而“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则孩之。”就如同孩子生下来还识人一样“一视同仁”,做到无私无袒,无偏无倚 。所以,在老子的思想中并没有“唯天下至圣,故能经纶天下之大经”那种狂热的空想,反而流露出冷静的理智。那么也只有大公无私,方能真正做到智周四方。所以《中庸》也不得不承认“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迩言”只不过能“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所以《中庸》也不得不承认“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并云“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一个天子要做到“公乃全”,就必须开怀悦纳,积思广益。但老子说的“全”跟儒家的圣明天子因诚而明,因明而诚,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是存在很大的区别。老子说的“全”是基于他相信“民自化,民自正,民自富,民自朴”的基础之上。只要所谓的圣人天子不要背道而驰,包打天下,他相信道无所不在,无所不入,社会和民间自身就存在先天的组织和调节功能。而儒家观点则认为天子之所以圣明,是从其强烈的道德自律出发,同时接受儒家的学说,就能做出从不出错的英明决断。而正是因为这种空想的存在,恰恰为君主专制提供了理论基础。也就使得儒家往往只反对昏聩的专制,并不反对英明的专制。而且只要有儒家所崇尚的圣人出现,就能够实现天下大治,泽被苍生。实质上儒家的“民主”思想所追求的是他们所认为的“开明”专制,而反对极端的独裁。《老子》的思想中却包括对“专制”制度本身的反思,虽然极其模糊和混沌。老子在阐明“道”的过程中对于“象”,对于“信”,对于“真”,对于“信”的表述和揭示,同样是“惟恍惟惚”,正所谓“强为之容”。但是正如《老子》自身所言,“其中有象”,“其中有信”,“其中有真”,“其中有信”。只要能够静心下来,细细地揣摩和感悟,仍然能够穿越历史的迷障,现实的纷纭,得到收获和启迪。

《老子》接下来说:“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也就是指出如果能做到“全”,德泽天下,智周四方,那么就算得上与天同道,以德交归,两不相伤。在《老子》的精神世界中,类似于太阳光耀四方的形象并不突显,反而突出“水利万物而不争”的“润物细无声”。所以,世人往往从“天无二日”,法得“民无二主”,而老子则法得“天之道”即“功遂身退,利而不害。”并指出“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所以老子说“道乃久。”但是老子为什么说“没身不殆”呢?这个没身并不是简单地指“人死身灭”。还是老子说的“贵大患若身” 所以,“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当然,老子也贵生,但是老子是有前提的。他说:“出生入死”,实际上就是“自古皆有死。”这一点他并不否认,在《老子》五千言中并没有任何神仙之术,永生之方。老子从生命个体出发,和孔子对于生命的关注是一样的,也就是社会上普遍的“不得其死然”,不管是从历史的经验,还是从当时的现实出发。《论语》云:“羿善射,鏖荡舟,俱不得其死然”又云:“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也就是说整个社会上上下下均是“暴虎冯河,死而无悔”。所以“没身不殆”并不是所谓的“保命”哲学。老子提出“贵生”,实质上是从天子以至庶民“不畏死”。所以整个社会充满了血腥和暴戾。那么,有一些观点认为老子的思想削弱了人们的反抗精神。这个在当时而言,是无稽之谈。当时的社会是好勇疾贫。但是这种所谓的“不畏死”并不是表现为一个阶层对于另一个阶层的反抗,而是表现在民好内斗、以邻为壑,表现在为蝇头小利,虚仁假义所驱使的征战杀伐。如《史记》载:“初,吴之边邑卑梁与楚边邑钟离小童争桑,两家交怒相攻,灭卑梁人。卑梁大夫怒,发邑兵攻钟离。楚王闻之怒,发国兵灭卑梁。吴王闻之大怒,亦发兵,使公子光因建母家攻楚,遂灭钟离、居巢。楚乃恐而城郢。”两个诸侯国因为边境上两家的孩子争采桑叶居然也能引发几场国家之间的战争。所以,不先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评论老子的思想自然而然就会先入为主,有失公允。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