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音以外还有口语音的字
这是一个社会上约定俗成的多音方式。一个字虽然有两个发音﹐但意义相同﹐大多数人都能认清哪个用来读书﹐哪个用来说话﹐一般不会造成太大的困扰。但语言是在变化的﹐有些口语音用得比较频繁时﹐便渐渐取代了读书音的地位。虽然有些旧字典还是保留了一些字(如“颈井炙脊劈”)等的旧读音﹐但在实际生活上香港人已经不懂这些音了。相反的是﹐一些字的白读也会在历史中消失了而只剩下文读。我们只把它们处理为曾经有异读音的字(如影性)﹐或者简直是单读音字(如镜石)﹐不再当作是现在的文白异读。另外﹐一些白读音则没有联系上文读的本字(如[sεk33]本字为“惜”)﹐在过去没有被处理为文白关系的﹐也不当作是文白异读。例如“惜”在《粤语拼音字表》中只标[sek55]音。
2.1 有规律的文白异读字
文白异读是一种极有规律“异读”。香港广州话除了少部分字的白读音代替了文读音(旧读书音)以外﹐两个发音的分工是相当清楚的。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要牢记这些字的读书音便可以用广州话朗读。文白异读可分为3种﹕
文白1 —— 声母文白异读(17字)。
文白2 —— 韵母文白异读﹐主要分为4个类型(70字)。
表3 韵母文白异读的4个类型
代号
|
文读
|
白读
|
例字
|
通假音
|
文白21
|
主要元音为 ɐ
|
主要元音为 a
|
生测
|
21
|
文白22
|
主要元音为 a
|
主要元音为 ɐ
|
陷盒
|
5
|
文白23
|
主要元音为 e
|
主要元音为 ɛ.a
|
名声
|
35
|
文白24
|
不属于上面任何一类
|
|
使来
|
9
|
文白3 —— 其他的文白异读﹐共有24字﹐可以分成2类
文白31 —— 文读为阳去﹐白读为阳上﹐有“伴坐悌殆近断重肾”8个字﹐其中前面7个兼有声母送气不送气的文白。
文白32 —— 其他类型的文白异读﹐例如是声母加声调﹐韵母加声调等不属于上述类型的文白﹐共16个字。
2.2 变调字
变调可以说是文白异读的一种形式﹐但只集中在声调。变调是现代粤语的一种构词手法。分为有规律变调和无规律变调两种。除了一些已经变成新读音的变调以外﹐变调音仅用于口语﹐读书时要改回原调。在香港广州话中﹐声调比35(阴上)为低的33﹑11﹑13﹑22调的字﹐在某些词语中会发音为35(阴上变调)﹐或者是比55(阴平)低字发音改为55(阴平变调)。变调是现代广州话的一种构词手法。
2.2.1
有规律变调
(1) 亲切化变调﹕通常是的叠词﹐分成两个小类。第一类是亲戚/家人的称呼﹐通常是第一个字变成第4调﹐第二个字变成第1调。例如 哥哥﹑姐姐﹑爸爸﹑妈妈﹑婆婆﹑公公﹑啤啤(英文翻译词 baby﹐以上皆为1-1变作4-1)。这些字的只有寥寥几个。
(2) 名称变调﹕第一种情况来自人名的一个字﹐如果声调是4﹑5调﹐通常是叠字﹐第一个字念第4调﹐第二字念第二调﹐如 唐唐﹑甜甜﹑肥肥﹑玲玲﹑(以上皆是4>2之变)敏敏。一些家人和亲属称呼也跟这个规律﹐如 女女﹑仔仔﹑妹妹﹑奶奶﹑爷爷﹑婶婶。第二种是 阿X 或 X sir(男性的X老师)﹐X代表一个3-6调的姓氏﹐如 阿陈(4>2)﹑阿廖(6>2)﹑郭 sir
(3>2) ﹑刘sir (4>2)。这就是说﹐常见的3-6调姓氏一般都在这类之内。由于名字的开放性﹐这类字的数量是不能计量的﹐也不计算到广州话多音字的音节里面。
(3) 形容词/副词变调﹕通常是两个形容词重叠AA﹐第一种情况是第一个一节变成第2调﹐第二个音节不变﹐表示很A。如 红红﹑快快﹑滑滑﹐有人认为是红一红﹑快一快的缩略。第二种是AA地﹐是第一个音节不变﹐第二个音节变成第2调﹐而“地”字也念第2调﹐表示有点A﹐如 红红(4>2)地﹑辣辣(4>2)地。只要是3-6调的形容词都可以这样变调。这些字也不计算到广州话多音字的音节里面。
2.2.2
无规律变调
在香港粤语中﹐声调比35(阴上)为低的33﹑11﹑13﹑22调的字﹐在某些词语中会发音为35(阴上变调)﹐或者是比55(阴平)低字发音改为55(阴平变调)。那个字有变调还是没有一定的准则。根据造词能力﹐无规律变调字可以分成3类﹕
(1) 有些字会通过变调产生单音节词﹐是自成词汇的变调(变调1)。口语上我们通常采用变调词﹐只有读书的时候才念原调。这在一定程度上类似普通话的儿化词。例如砚﹑簿﹑篮﹑糖﹑肠﹑相在口语中念了阴上变调以后分别是砚台﹑本子﹑篮子﹑糖果﹑香肠/肉肠﹑照片的意思。变调1通过变调产生单音节词的字。例如上面的 砚﹑簿。共有141字。这些词严格来说是方言词﹐不能在书面使用。但有些已经进入了书面的层面﹐念原调恐怕会造成误会。
(2) 变调2 是作为非自由语素的变调﹐但单独不能成词。这些字虽然本身不能成为单音节词﹐但可以自由跟其他音节组合成词。例如
丈组 成 姨丈﹑姑丈﹐园 组成 公园﹑花园等。共有97字。
(3) 变调3 是构词能力相对局限的变调。这些变调只能局限在
一两
个双音节或三音节词内﹐缺乏自由构词的能力﹐例如“员外﹑架梁 ﹑及第粥”的第二个音节。很多口语形容词/副词也属于这类﹐例如“实情﹑实在﹑系咁意﹑旧阵时﹑家阵 ﹑近来﹑近排﹑开头
﹑大概﹑约莫﹑咁上下﹑未有耐﹑边处”。虽然新娘﹑宵夜﹑龙眼﹑西芹﹑琵琶。但伯娘﹑深夜﹑红眼﹑芹菜﹑琵琶露的第二个音节却不变。共有105字。
由于香港人需要读书音来念标准汉语写的文章﹐除了23个已经不再念原调的字(异读40)﹐和一些已经进入书面语的变调以外﹐读书音一般还是要求采用不变调的发音。但一般的字典没有把变调跟异读音有系统地区别﹐所以造成一定的混乱。
无规律变调一般是低调变阴上﹐但有一些是阴平变调的字﹐这些字的字数不多﹐通常是名词(很多时候带有贬义) ﹕
儿 – 乞儿﹑猫儿。
毛 – 发毛﹑眼翕毛﹑挛毛。
人 – 一个人﹑捉伊人?。
栏 – 果栏﹑菜栏 。
箩 – 字纸箩。
|
猡 – 猪猡。
文 – 十文。
妹 – 鬼妹﹑工厂妹﹑湖南妹﹑妹钉﹑妹仔。
奶 – 二奶﹑少奶。
尾 – 包尾﹑尾二﹑手指尾。
|
2.3 口语音来自书面粤语
香港﹑澳门虽然以广州话作为教学媒介﹐但书面仍采用标准汉语。不过﹐在很多非正式场合﹐人们也习惯用汉字记录粤语﹐形成颇有规模的书面粤语。
书面粤语中﹐大部分还是采用常用的汉字﹐但有时会改变汉字的读音来适应表达的效果。例如来自英语的词 chocolate (巧克力)粤语翻译是“朱古力”﹐但“古﹑力”都念阴平调。“甩”作为脱落意的 lɐt55﹐“捞”字作为赚钱念 lou55 等。口语音来自书面粤语的香港常用字只有44个﹐占不到一个百分点。
书粤1 来自翻译词﹐共有17字。如“泊打咕古冷”。
书粤2 来自借近音字标音﹐共有14字。如“姣杠呱狭企捞”。
书粤3 来自同义或借近义字标音的训读﹐共有13字。如“泅腻蚀甩疼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