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42|回复: 0

[汉语词典] 论汉语别称词的隐性文化特征(2)

[复制链接]
酒满茶半 发表于 2012-5-3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中国语文网
二、构成方式上的隐性文化特征  
  汉语别称词在结构方式和结构形态上,同样凝聚着语用主体特定的思维方式、心理态势和审美情趣等隐性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蕴涵了汉民族所固有的求对称、平衡、和谐的审美情趣及心理。  
  首先,这种审美心理带动了汉语别称词偶数结构词语的发达。所谓偶数结构词语,主要是指复合词中语素两两相并的双音词。别称词中双音词的比重约占百分之七八十以上,这一数据与汉语共同语中双音词所占的比重大体相当。另外,别称词中的四言词语也不少,约为百分之五左右。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别称词偶数结构词语的发达,“二”、“四”、“六”、“八”、“十”之类偶数数字入词的频率也相当地高。  
  其次,追求和谐对称之美 ,在具体造词时讲求词义的相互对应和关照。这一特征集中地体现在别称词并列式造词和仿词式造词这两种造词方式上:以并列形式创造的词往往在词义上都具有相对或关联的特征,如妯娌的别称“先后”,螃蟹的别称“尖团”,酒的别称“圣贤”,男子的别称“须眉”,女子的别称“巾帼”、“裙钗”,乐器的别称“弦管”等都是这样。以仿词形式创造的词其意义也具有这样的特征,如在由王羲之爱鹅故事而形成鹅的别称“右军”之后,有人又仿拟该词造出鸭的别称“左军”;还有由称岳父为“泰山”而造出的岳母别称“泰水”,由称公公为“舅”而造出的岳父别称“外舅”;称妻子为“内子”、“底老”和称丈夫为“外子”、“盖老”等等,均是内外相对,互为补充,充分反映了汉民族追求和谐对称的审美心理。  
  三、体系关联中的隐性文化特征  
  人类任何 民族语言的词汇都具有其特定的体系性和关联性,包括词语之间的隶属关系、族聚类别及总体关联等诸多繁复的内容。汉语别称词词汇的特殊体系性本质上所体现的正是汉民族的文化观念体系。其中最能体现汉语别称词体系性同时又能较系统地显露汉民族隐型文化特征的是表亲属称谓的词语。  
  汉语别称词中亲属称谓语特别发达,其数量之丰富、种类之齐全、逻辑结构之严谨、体系关联之严密,都令人叹为观止。例如:  
  父亲 的别称常 见 的有 “严 亲”、“严 君 ”、“所天”、“太公 ”、“椿堂”、“椿庭”、“椿舍”、“尊君”“尊府”、“尊大人”、“府丈”、“家尊”、“家大人”等;  
  母亲 的别称常见的有 “尊慈”、“尊堂”、“尊萱”、“慈亲 ”、“仙萱”、“寿堂”、“太君”、“家慈”“北堂”、“堂萱”、“萱室”、“萱亲”、“萱闱”、“慈闱”、“堂前”、“北堂萱”等;  
  公公的别称常见的有“公爹”、“老人公”、“家公”、“亲翁”、“舅”、“嫜”、“君舅”等;婆婆的别称常见的有“婆母”、“家婆”、“老人婆”、“阿姑”、“君姑”等;  
  岳父的别称常见的有“岳丈”、“丈人”、“岳翁”、“妇公”、“妻公”、“内父”、“外父”、“外舅”“泰山”、“丈人老”、“丈人爸”、“岳老子”、“丈迎老”、“冰翁”、“冰叟”等;  
  岳母的别称常见的有“岳母娘”、“丈母娘”“泰水”、“外姑”、“丈人婆”、“外母”等;  
  汉语这类别称词体系的关联性可以反映出独特的隐性文化特征。  
  首先,汉语别称词中的亲属称谓体系是以父系血缘为基础,依次向母系、妻系以及姻亲关系延伸亲疏分明,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秩序井然,极为鲜明地呈示出华夏民族以父系宗族血缘关系为主、以母系血缘关系为辅的传统文化观念;同时也从民俗语言文化的角度再次证明了中国历代社会对血缘亲缘关系的异常注重。  
  其次,汉语别称词的亲属称谓中,以“天、地 ”“乾、坤”、“日、月”、“阴、阳”、“山、水”、“内、外”、“盖 、底”等词作为男、女两性的标志的情况十分普遍而丰富。它是华夏民族传统深层文化意识中以先秦孔子实用理性为心理基础,以尊奉天地、崇拜自然为外在特征的“天人合一”观念和“天人感应”理念的突出折射和体现。这一语言事实还鲜明生动地反映出汉民族乾清坤浊、阳统阴承、天上地下、男尊女卑的封建正统文化意识。  
  以上笔者从三个方面对汉语别称词所蕴涵的隐性文化特征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它旨在说明汉语别称词与汉民族文化之间不可割裂的血肉关系,进而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知汉语别称词表象之下的民族思维方式、心理模式、审美标准及价值取向等诸多人文性因素。  


       作者:许华  

  [参考文献]  
  (1]《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年。  
  [2]林伦伦、朱永锴:《古诗文别称词与中国文化》,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  
  [3]戴鑫等:《中华别称类编》,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  
  [4]娄国忠:《古诗词中酒的别称》,《语文知识 20o3年第 4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