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88|回覆: 0

[漢語言文學] 用現代漢語理解古音通假現象(1)

[複製連結]
偷月 發表於 2012-4-20 09:5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北方教育
在古代漢語中,我們經常遇到古音通假的現象。王力先生說:『所謂假借或古音通假,說穿了就是古人寫別字』 。[1]但是很多人在學習中遇到這種情況時會很不理解,也有很多學生朋友們會問:『為什麼古人寫錯字就是古音通假,我們寫錯了就是錯別字呢?』
先來看假借和通假的關係。二者在性質上是不同的,假借是中國古書的用字現象之一,是『本無其字,依聲託事』。而古音通假,則是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是本有其字,只是用另一個字代替本字來寫而已。很多人搞不清它們之間的差別,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中的『惠』是『慧』的通假字,本來已有 『慧』字,但卻以『惠』字臨時替代,其意義是『智慧』的意思,這種情況是通假。再如:『難』原是鳥名,借為『艱難』之難;『長』是長發,借為長久之長。假借和通假的根本區別就是有沒有本字,如果有就是通假,沒有就是假借。
那麼古音通假這種現象是怎麼產生的呢?我們該怎麼理解呢?聯繫古音通假產生的原因和社會背景,總結起來大致有這麼幾個原因:
1、古音通假現象與造字時代文字系統不成熟有關。古人在記錄語言時『倉促無用字』,或者一時想不起來,只好用一個同音字來代替。就像在我們生活中,儘管已有了成熟的文字系統,也會有提筆忘字,或者不會寫某個字的時候,這時就會用另外一個同音字來代替。這些在我們聽來是不影響意義的表達的,這就是說別字也達到了我們記錄語言的目的。後來人或者不知,或者效仿,以至於積非成是,流傳下來,成了合法的用字。現代漢語中也有一些字會流傳下去,那我們的後來人也會說我們使用了通假字。
2、古音通假的現象與古人寫別字、不規範字的用字習慣有關 。[2]古人在使用文字的時候,規範觀念不強,為了書寫簡便,使用通假字已成為一種社會習慣。因為一般通假字都比本字形體簡單、易寫,書寫效率高很多,所以人們愛寫通假字,不覺得寫通假字有什麼不好的地方。
3、沒有相應的規範字典也是造成古音通假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直到秦始皇統一中國,才針對『言語異聲,文字異形』,實行『書同文字』的政策。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對文字進行統一規範。許慎的【說文解字】作為我國第一部規範漢字的正字學著作,不僅對當時的文字規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深深地影響了後來的文字政策。人們對文字的規範性越來越看重,不斷地進行正字工作,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規範字典,使得我們的漢字規範有章可循。而在古代,由於沒有實用的規範字典,人們在書寫過程中沒有一個標準可供參照,自然容易出現同聲異形的現象。
4、從個體差異上來說,每個人的思維角度是不同的,我們都知道『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字形的理解也是這樣。對於同一個意義比如說感嘆的『嘆』,有的人用了口字旁,有的人用了欠字旁,於是就造出來兩個字:『U』和『@』。如果我們把其中的一個作為正字,也就是標準字體,那另一個就可以被看做是通假字。所以二者的地位都是相對而言的,我們對於古代哪個是本字,哪個是通假,也需要進行細緻的分析。
在現代漢語中,我們可以發現很多情況都與古音通假很相似,比如說我們的網絡聊天。在網絡交際中,文字輸入的速度會對網友之間的交流產生重大影響,為了追求速度,我們就可能會不顧文字的精確,而容忍和助長錯別字的使用。但是因為有語境,可能我們無意中把一句話說錯了,但是聽話人沒有意識到,雙方都會按照說話人本來的意思來理解,所以說這些錯字和別字基本不會影響交際效果,這也就是語言的粗略性。所以『斑竹』『大蝦』之類的網絡語言便有了廣泛的使用土壤。仔細想想,古人在記錄語言的時候也是這樣的,速度與質量總是矛盾,我們總是想在保證能看懂的前提下儘量提高速度,所以一時情急想不出具體是哪個字了,就會使用別字。這個別字使用得久了,就可能會使人一看就懂,甚至以為它就是本字,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有規律的通假現象。
古音通假和現代漢語中的別字現象也是不同的,它們的區別在於:像現代這樣,我們用文字交流,要求很快的速度,而在古代,他們的文字工作大多數是知識分子來做的,而這些人又都是位置顯赫,不從事勞動的上層階級,他們有充足的時間好好研究文字,研究語言,所以通假現象出現的頻率不是很高,而且規律性比較強。而隨着人們的知識水平的提高,文字廣泛地被普通人所使用,人民群眾對文字的改造作用也愈加明顯,所以國家對於文字的規範也就更加地重要,通過頒佈一系列的法規,整理異形詞,以及各種考試來進行規範。當一個別字的使用已經成為主流,國家也會根據實際的使用情況對正字和別字進行取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