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中國漢學網 [摘要]翻譯不僅是語言之間信息轉換的文化活動,而且是一系列複雜的思維活動。意識形態以不同的語言形式隱藏在語篇之中,以各種隱蔽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作者寫作、譯者翻譯以及讀者解讀文本。本文擬以批評語言學為主要方法論,強調翻譯中語言分析和社會分析相結合的重要性,同時主張翻譯研究應以語篇為單位。特別注意考察作者、譯者、讀者在翻譯過程中的三元關係及其在意識形態的建構、解構、重建和解讀過程中的作用。以便弄清翻譯的本質並有效地解釋那些『不忠』的現象。
[關鍵詞]意識形態;翻譯模式;翻譯研究;翻譯過程
一 引言
翻譯研究往往側重探討翻譯結果,忽略了對翻譯過程的研究,對意識形態在翻譯過程中的作用更是避而不談;翻譯評論、翻譯理論始終拿着『忠與不忠』的尺子來衡量所有翻譯作品。20世紀80年代以來,意識形態被引入翻譯研究,有關意識形態和翻譯研究的討論如火如荼,真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研究意識形態對翻譯的作用不僅有助於我們認清翻譯的本質,而且有效地解釋了那些『不忠』現象。這樣也有利於提高翻譯工作者對意識形態的認識,也可使翻譯批評家和研究者從意識形態、歷史、文化諸角度客觀地審視譯作,深入分析該譯作產生的歷史文化背景等特點,而不是簡單地對比原作和譯作,匆匆做出『忠』與『不忠』的草率結論。
翻譯研究是一項十分複雜的活動:首先,翻譯不是單純的抽象思維,而是一種包括抽象思維和靈感思維在內的錯綜複雜的思維活動。意識形態影響翻譯的全過程,但方式不同、角度不同,效果也各異。這種影響有時候是顯性的,有時候卻是隱性的,不易覺察。翻譯研究要考察作者、譯者和讀者這三類人的意識形態在整個翻譯過程中的活動規律以及所發揮的作用。其次,翻譯研究還要涉及文學、語言學、心理學、認知科學、符號學、美學、傳播學、跨文化交際等諸多學科。最後,應該了解片面地強調某個方面是不科學的,翻譯研究要在語篇環境下進行全面研究,因為語篇是意識形態發揮作用的基本條件。
批評語言學以功能語法和社會語言學等學科為理論基礎,認為語言是一個系統,在作者創作、譯者翻譯的過程中,受意識形態的支配,會有意識、無意識或者下意識地從各自語言系統中選擇一定的語言形式。那麼,在一定條件下,不同的語言形式會發揮不同的語言功能,不同的語言功能也將產生不同的社會效果。意識形態就是這樣以不同的語言形式隱藏在語篇之中,以極其隱蔽的方式發揮作用。本文擬以批評語言學為方法論,旨在揭示:意識形態在翻譯全過程中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二 意識形態及其對翻譯的作用
1796年法國哲學家D.de Tracy首創了『ideologie』一詞,用來表示一種負有使命的『觀念學科』,作為世界觀和哲學思想的主體,對宗教進行現代批判。其目的是為人類服務,甚至拯救人類,使人們擺脫偏見,以便為理性的統治作好準備。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意識形態』是由虛假觀念所組成的,它們顛倒了社會意識和社會存在之間的關係,掩蓋了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掩蓋了社會生產方式內部的矛盾、運動、變化和發展需要說明的是,意識形態的這種歪曲的性質,不是某個思想家任意所為,而是取決於一定的社會存在和社會關係的性質。所以,社會現實在意識形態上的反映,不能簡單地歸結為社會現實的虛假觀念;這種反映具有實在的、客觀的內容,雖然這種內容是被歪曲地表現出來的。
儘管『意識形態』在馬克思主義詞典中已經有了明確的界定,但是經歷了現代和後現代的思想洗鍊之後,似乎難以做出一個公認的適當定義了。由此看出,這一經典已經被人篡改或淡化。從另一個角度講,說明意識形態也與時俱進,不斷適應深化的社會生活。隨着時代的發展,意識形態涵蓋了科學在內的整個文化領域,成為人類認識世界的一個必不可少的中介。意識形態可以是某一階級、政黨、職業內的人對世界和社會的有系統的看法和見解,也可以是某一國家或集體裏流行的潛藏在政治行為或思想風格中的信念;同時,一個人在一定時期內的一整套或有系統的社會文化信念和價值觀也屬於意識形態的範疇。具體表現形式為哲學、政治、藝術、審美、宗教、倫理等。所以,我們要全面、客觀地認識意識形態,不為某種觀念所左右,否則,就會做出錯誤的結論。
翻譯操作學派的A.Lefevere將意識形態引入翻譯研究,認為意識形態是『一種觀念網絡,它由某個社會群體在某一歷史時期所接受的看法和見解構成,而且這些看法和見解影響着讀者和譯者對文本的處理』。因此,翻譯不是一個簡單的語言文字轉換過程,而是一種文化政治行為。那麼,譯者首先要服從的不僅僅是原文,更多是目的語文化中的意識形態、道德規範、審美觀念等。譯者作為社會的人,處於一定的社會階層,其意識形態受到一定上層建築的控制,因此其翻譯行為是為該階級的利益服務的,具有強烈的意識形態傾向。再者,譯者實際上還擔負着跨文化交際的使命,在其翻譯過程中將一種異域文化的話語所包含的觀念、價值觀、意識形態等引入本土文化。除此,翻譯也受到社會單位的權力和意識形態的限制;譯作還要迎合讀者的主流意識,否則就不得不對其進行加工處理。
批評語言學認為,『意識形態』一詞並無『虛假』或『歪曲』的含義,是指『人們安排或證明自己生活的方式』或『人們生活和向自己表現其與生存環境的關係的方式總和』。批評語言學主張,語言分析要和社會分析相聯繫。然而,意識形態表現得非常多樣化,而且隱蔽性較強,不易被覺察。因此,我們要特別注意意識形態的這些特點,這樣有助於我們把握意識形態的本質及其對翻譯的影響。21世紀是個多極化世界,多元文化並存的局面是不可避免的,社會生活將會更加全球化和信息化。任何封閉的思維或措施都是沒有出路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人們的思想、觀念、行為等都發生了變化,意識形態的表現形式也在變,當然對翻譯的要求也要隨之變化,否則那種不合時宜的翻譯就必然會被淘汰。批評語言學的出現給我們提供了研究意識形態、語言以及翻譯的新視角。
三 翻譯模式研究
蘇聯翻譯理論家L.Barkhudarov認為,翻譯包括兩個層面:翻譯過程和翻譯結果。在翻譯過程中,決定着翻譯策略、翻譯結果的是譯者所選擇的翻譯模式。所謂翻譯模式,就是對整個翻譯過程所作的概括性描述,也是對翻譯活動規定的一套標準的操作程序。翻譯理論家一度提出種種翻譯模式,目的是為了描述真實的翻譯過程,弄清楚翻譯的實質。但往往比較重視對翻譯結果的研究,而忽略了對翻譯過程的研究。翻譯過程不僅涉及語言學以及與語言密切相關的社會文化等諸多因素,還涉及了作者、譯者和讀者的個性、生理、心理問題、意識形態的活動等,因而顯得十分複雜。而人對自身的了解,尤其是對大腦機制的了解十分有限,這樣就限制了對翻譯過程中思維活動的深入研究,這也是目前許多翻譯理論對翻譯模式構造的不夠完整的原因。
翻譯模式發展初始階段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代表人物E.A.Nida認為:首先譯者應該從語法和語義層面對原文的表層結構進行『分析』,以便進入原語的核心層次;然後將分析後得到的各種信息進行處理,將其從原語『轉換』為譯語,並弄清原語與譯語核心句之間的內在聯繫以及譯語可能出現的各種表達形式;最後譯者根據譯文的需要,把傳遞過來的信息進行『重組』,以一定的譯語形式將其固定下來。Nida模式顯然受到結構語言學的影響,主要是從信息等值角度考慮翻譯問題,將語言形式與語言內容分離,只注重語言對比,忽視了非語言因素、使用語言的人以及其思維活動的研究,因此難以全面解釋翻譯過程,但是此模式引入表層、深層結構分析語言轉換的過程,為建構翻譯模式奠定了基礎。鞏固階段的代表W.Wilss首次提出:翻譯的第一個階段是『分析』,即譯者對原文文本的主要意圖和修飾進行仔細思考,然後是第二階段用譯語『重現』原文意圖。此模式說明,該理論比前人有所進步,Wilss認識到翻譯時譯者的思考活動與翻譯結果密切相關,並將分析原文看作翻譯過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提出要考慮原語的語義和修辭,但卻沒有考慮文化、語境等因素,也沒有深入探討思維活動的過程。深入階段R.T.Bell根據心理語言學和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系統地借用了語義學、語用學、語篇分析、功能語法和信息論等學科的基本原理,對翻譯過程進行了研究並提出了翻譯的心理模式:『原語語篇分析過程』(語法分析-語義分析-語用分析-語義表達);『語義表述綜合過程』(語用綜合-語義綜合-句法綜合)。該階段翻譯中多學科分量加重,對翻譯過程中大腦的思維活動做了有意義的研究,從而使得對翻譯模式的描述和規定也進一步接近翻譯的實質。該理論涉及翻譯本質、翻譯心理過程、譯文評價標準等方面,是一種理論基礎紮實、內容完備的多學科理論。這是貝爾對翻譯的最大貢獻。
翻譯是個十分複雜的過程,需要考察作者、譯者、讀者這三類人,要認真分析意識形態的建構、解構、重建和解讀四個環節。翻譯研究不僅要研究原作和譯作而且研究人,因為人的社會地位決定意識形態,翻譯中語言形式選擇受到意識形態的驅使,那麼所產生的社會功能也是不一樣的。意識形態是一定社會和文化的產物,翻譯作為一種跨語和跨文化交際行為,從一開始就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意識形態的烙印。譯者在將一個異域文化的話語所包含的觀念引入本土文化時,必然會對這來自異域文化的價值觀做出自己的價值判斷,然後決定傳達策略。批評語言學主張,語言研究要在語篇、語境環境中進行,不僅要研究語言還要研究人和人的意識形態。這是語言研究的進步,也給我們探討翻譯過程中意識形態的活動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
四 意識形態的建構、解構、重建與解讀
(一)意識形態的建構
原文的寫作過程是一個思維過程,是意識形態建構並發揮作用的重要階段之一,然而這一階段卻一直被翻譯研究所忽視。根據Sapir-Whorf假說,思維是通過語言來感知外部世界的,而語言並非是一個透明的中介,它可能歪曲現實,從而影響並控制思維,控制人們對世界的主觀體驗。一方面,文化不同,思維不同,語言結構也就不同(語言相關論);另一方面,語言不同,思維、文化也就不同,語言結構就影響人的思維結構(語言決定論)。所以,翻譯僅僅研究作品本身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考察作者在寫作過程中的思維活動。因為作者身處一定的社會階層,其意識形態、思想內涵、寫作方式等都受到一定的文化薰陶,這些東西是潛移默化的,在寫作中會自然而然地發揮出來,有時候也許作者自己也渾然不知。寫作過程中的素材選擇、人物刻畫、遣詞造句、篇章佈局等都與意識形態的作用不無關係。
從篇章結構而言,每一種語言都有其獨特的方式來表達思想感情,語篇結構和其中的語言形式是作者在其交際目的和意識形態傾向以及其他各種社會因素的作用下,從整個語言體系中篩選出來的。這些模式都有一定的定式,無一例外地受到意識形態的擺佈。作者有意無意間選擇了不同的語言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而這些語言形式一旦出爐就不是簡單的語言形式了,就會發揮一定的語言功能,從而產生一定的社會意義。當然,原作中作者選擇的某種語言結構孤立來看也許並不帶有任何社會意義,然而一旦它頻繁地出現於特定語篇和語境中或者當它與其他結構相結合時,便可能產生重要的意識形態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