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中國語文網 摘要: 在文言文的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單向灌輸情況比較常見,學生主動學習性不強。藉助工具書解決文言文學習中的疑難問題,是加強文言文自主學習的重要方法。本文以例證法談一談工具書在高中學生文言文學習『攻城拔寨』過程中的作用。為更新文言文學習觀,培養和提高高中學生文言文自學能力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關鍵詞: 工具書;文言實詞;疑難;自主學習
0引言
在新課程理念引導下,以學生為本的觀念已深入人心,但在文言文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單向灌輸情況還是比較常見的,學生主動學習性不強,導致文言文教學課堂沉悶、死板,因此學生文言閱讀能力普遍低下。錢夢龍先生說過,『觀念決定方法』,觀念的更新固然重要,但最終要將觀念落實到學習方法上。文言文學習必須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將學生由被動地接受知識推向主動探究、獲取知識的前沿,充分發揮其學習的能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
加強文言文教學的重要方法,就是藉助工具書自主學習。【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高中學生『學會靈活使用常用語文工具書,利用多種媒體,搜集和處理信息』。張中行先生言:『讀文言典籍,要養成勤翻辭書的習慣,這有如漁夫,常在河濱混,對於魚的出沒情況就會不經意而知之。』①馮友蘭說:『工具書的作用,好比書山索徑,學海借舟』。②在學習文言文中不能總靠教師和註解,因為教師常常不在跟前,有不少文言作品沒有註解,或者雖有註解而不夠詳細。工具書,只要能找到,就常在身邊,不只內容豐富,而且詮釋確切,所以由初學起就應該手勤,培養尋檢的習慣,積累尋檢的知識。
下面以解決文言文實詞的疑難問題為例,談一談工具書在高中學生文言文學習『攻城拔寨』過程中的作用。
1查找詞義常用的工具書
在文言文裏,『字』與『詞』沒有明顯界限,啟功認為:『從文言文講,一個字的也是詞。』因此,文言文工具書裏,字典和詞典都屬同一類。高中生常用的查找文言實詞意義的工具書有以下幾種:
1.1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商務印書局2005年9月出版)該書是由著名語言學家王力、岑麒祥、林燾、戴澧、唐作藩、蔣紹愚等十餘位專家學者編寫,共收古漢語常用字和複音詞約一萬條;釋義權威,審音準確,例句精當,難懂例句附有註解和串講;專設『注意』、『辨析』內容,對疑難字詞加以提示和辨析;附錄還有【中國歷代紀元表】、【古代漢語語法簡介】、【怎樣學習古代漢語】,是學習古漢語的良師益友,1995年,該書榮獲首屆中國辭書獎一等獎。
1.2 【中學文言文常用字詳解手冊】(徐莉莉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該書詳細介紹了教育部頒發的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和【語文課程標準】規定高中生重點掌握的150個實字和15個虛字(根據課文閱讀需要,所收實字比【課程標準】多增加了較常見的30個),凡高中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字詞難點和重點,都可以方便地找到,總之,這本手冊,輕便易攜,既可供高中學生查閱語文課常見疑難文言字詞,又可供高中學生對重點詞彙作積累,確實適合高中學生學習文言文的需要。
1.3 【中華常用文言文詞典】(陳延嘉編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2月出版)。該詞典對詞條的解說比較具體、實用,包括五個方面:①解釋詞義;②標明詞性;③例句附有現代漢語譯文;④對近義詞進行辨析;⑤對古今同形詞進行辨析。每個義項一般用一個例句,較難理解的增加一兩個例句,學生查找起來比較方便、易懂,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工具書。
2如何利用工具書解決詞義中的疑難問題
實詞有實在意義,能夠單獨充當句子成分,一般能單獨回答問題。 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六類。在文言文中,實詞是大量的,掌握較多的文言實詞,是提高閱讀文言文能力的關鍵。高中學生在學習文言實詞時,會碰到三個主要問題:一是一詞多義,二是古今異義,三是古音通假現象。如果藉助工具書,這些問題就可得到解決。
2.1 一詞多義中的疑難問題高中學生往往會對文言文中的一詞多義現象感到頭疼,就拿他們碰到的課文中筆畫最少的『一』字來說,例如:
①古今一也(【察今】)
②六王畢,四海一(【阿房宮賦】)
③用心一也(【勸學】)
④上下天光,一碧萬傾(【岳陽樓記】)
⑤乃一至此乎(【史記・ 滑稽列傳】)
⑥一張一弛,文武之道。【禮記】
這麼多個『一』,究竟如何區分?針對上面的6個『一』,學生可以利用工具書【中華常用文言文詞典】查找發現:『一』本義數詞,表示基數,用作動詞時表示『統一,相同』,用作形容詞時表示『專一,專心』,用作副詞時表示『一概,全,都』、『一旦,一經』、『竟,竟然』、『才』,用作助詞時表示加強語氣。這樣學生就可以根據詞性對應推斷出上述例句中『一』的含義:①是『相同、一樣』;②是『統一』;③是『專一』;④是『滿,全』;⑤是『竟、乃』;⑥是『有時、或者』。
2.2 古今異義中的疑難問題有些文言的實詞,正好是現代漢語中的某個詞語,這種『貌似』現代漢語的文言實詞容易使人造成錯覺,望文生義,把它們當作一個現代詞語看待,造成理解上的錯誤。這一點,高中學生也不例外,但如果藉助工具書也會容易找到正確答案。例如高中課文第二冊【荊軻刺秦王】課後練習題:
比較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現代漢語有什麼不同。
題一: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
通過查看【中學文言文常用字字典】得知,此題中的『涕』是指眼淚,名詞。同【左忠毅公逸事】:『後常流涕述其事以語人。』和【捕蛇者說】:『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中的『涕』意思相同。
同時,學生通過該字典舉一反三,查閱到『涕』還有另外兩種解釋:
其一:流淚,哭。動詞。【左忠毅公逸事】:『持五十金,涕泣謀于禁卒,卒感焉。』(涕泣謀于禁卒:流着眼淚求告獄卒謀求探監。)【聊齋志異・促織】:『兒涕而去。』【柳敬亭傳】:『子之說,能使人慷慨涕泣矣。』
其二:鼻涕。後起義。名詞。[漢]王褒【僮約】:『目淚下落,鼻涕一尺。』
學生通過該工具書中的分析還可以知道,在古代,『涕』一般指眼淚,如【詩經・衛風・氓】:『泣涕漣漣。』【左傳・襄公二十三年】:『臧叔入,哭甚哀,多涕。』成語『痛哭流涕』、『破涕為笑』等正是保存了古代眼淚的意思。在古代,『泗』才指鼻涕,如【詩經・陳風・澤陂】:『涕泗滂沱。』根據前人的解釋『自目曰涕,自鼻曰泗』,可以清楚地了解『涕』和『泗』的區別。此句的意思是形容涕淚像下大雨一樣。『淚』字到漢代才產生,從此『涕』才有了鼻涕的意思。[漢]王褒【僮約】:『目淚下落,鼻涕一尺。』是較早的用例。漢以後的文章,包括詩歌,仍舊經常用『涕』指眼淚,如[漢]司馬遷【報任安書】:『士無不起,躬自流涕。』即使『涕淚』連用,一般也是單指眼淚,而不是指鼻涕眼淚,如[唐]杜甫【野望】:『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有趣的是,漢以後,尤其在接近口語的作品中,『淚』代替了『涕』,『涕』逐漸代替了『泗』,而『泗』一般不用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