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光明日報 以形狀物,以物相因。根莖對應,化和成文。漢字之認知其理雲盍如是耶。
(書法)歐陽中石
歐陽中石(首都師範大學教授、中央文史館館員):
中華文化的標誌是漢字。
當然,中華文化的標誌很多,各方面都能體現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但是,漢字是最簡練、最直接的標誌載體。歷史上所有出現過的思想上的東西都有賴於漢字的記錄,它在溝通人類思想上簡便又易行。
中華文字是中華兒女向世界奉獻出的一份珍貴厚禮。
人們感受客觀世界最直接的是眼和耳。耳解決聲音,眼解決形象。形象是客觀的,有外界的標準物;聲音是約定的、有限的。耳眼兼施,自然互補,在人們認識客觀世界上相得益彰。爲了記錄,爲了交流,爲了傳衍,人們有了『語言』,隨之有了『文』。文字超越了語言的時間、空間限制,特別在人類傳衍文化上有了極大的意義。
中國地域廣大、交通險阻,各地語音不同,若只從語音上考慮形成文字,極爲困難。中華兒女非常了不起,當發現語言有時空限制時,就想到了『象形』文字,從『象形』的角度開始了漢字的發展。
我們的漢字是把事物的『形象』描繪了下來,事物的形象和事物的本身關係極其密切,可以從表象一直深入到內里,所以說漢字是用事物的形象和人們見面的。畫一個『日』,就是太陽,我們認得,西方人也認得;畫個『月』,也是一樣。利用這個『形象』在人與人之間很容易溝通。天地間事物具體的形象是突出的,可以直接描述其『形』的就直接畫出,如『山』、『水』、『日』、『月』等等,我國古代先民以『以形狀物』的『象形』爲核心發展了一大批文字。
但是,客觀世界的事物不是都以簡單的『形象』所能記述得盡,一些『活動』性的事情,或者一些抽象的事物,便不能簡單地描畫出來。我們祖先便把一些沒法描畫的『性質』、『活動』、『抽象』的意念,用兩個或更多的『象形』會合一起,表示出它們之間所能顯現出的意義――即『以物會義』。這種以幾個『形』的會合,把複雜而不易描畫的意念,在協調中表現出來的『會意』,應該認識到,是中華兒女在創造文字問題上一個質的飛躍,是文化史上『開天闢地』性的貢獻。
這一點,域外的人們沒有認識到;我們自己也沒作出足夠的重視。
以『聲』表意,固然有些限制,但在人類的生活中,又必然形成一種習慣性相對穩定的客觀性質。因此在表意上又有一定的固定意義。把『形』、『聲』兩種因素合併起來,一定又使『使用範圍』得到了大幅度的擴展。『形聲』作爲『六書』中的一種方法,又產生出了大量的漢字,當然又使漢文字得到方便發展的契機。
『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已經足以使漢字的體系相當完備,我們的先民又創造出來了『假借』和『轉注』的辦法,巧妙而迂迴地豐滿了一個全面無懈的體系,從開始直到現在,有著強盛興旺的生命活力。在顯現的體勢上,隨著時代的推移更替有過『日益接近生活』的發展,有『增益』,有『改進』,有的保持了下來,有的『時過而逝』,但總的『大局』沒有大變,形成了我們『文字』的『傳統』。
過去,人們一直認爲漢字難認、難學、難寫。那是因爲沒有掌握『認知』漢字的竅門。一旦掌握其規律,『認知』漢字會變得極其方便。
探討認知漢字規律,可以由『部首』入手,因爲『部首』是這一『部』的標誌。這一『部』中的字,都圍繞著它作爲『根據』,以它爲構成的主要『形意』主幹而衍生了其他不同的意義。從這個意義上講,把『部首』視爲『字根』更恰當。研究每一個『字根』統率漢字分類的基礎上,再作一個統一的『概觀』,我們會發現:這些字的分類也都基本相同,大致可以分成:『物類』、『形象』、『作爲』三大類別。應該說,這是可以循此以入的竅門所在。
當然,由於種種原因,在漢字身上也還有一些不盡如『歷史』與『發展』之意的地方,使它更加完備,更『科學』的『餘地』也還是『大有可爲』的。我們有責任擔當這種歷史使命,使漢字更加科學化,更加純潔、優美,更加煥發光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