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東南網 本報關於網絡熱詞進入小學生作業現象的報導,引發各界持續關注。昨日,仍有不少讀者來電探討此事。網絡熱詞作爲『社會方言』,不少『產』自閩南話,平日裡說得順口,考試時卻要少用,以免丟分。
專家
亂用熱詞易造成『話不投機』
泉州師範學院文學與傳播學院副教授王勇衛認爲,詞彙與時代的結合最緊密,新事物、新觀念、新思想產生後,必定要有新詞彙去應對。網絡熱詞的產生有其合理性,符合約定俗成這一特徵。手機、網絡等新載體日益普及,年輕人追求新奇,極具創造性,需要有一些其年齡段才有的『社會方言』。
這種『社會方言』運用得多了,有的詞語公眾普遍覺得不錯,就『熱』起來;有些詞語因低俗或生命力不強,就『冷』下來。如『PK』、『粉絲』等熱度不減,逐漸成了正常詞彙,甚至進入【現代漢語詞典】等工具書中。網絡熱詞多數是按照一定的語言規律來的,如『杯具』『神馬』是諧音,『PK』則是外來詞。對於網絡新詞,有意識地加強引導,往往能起到純潔語言的作用。
網絡熱詞的使用要分清場合,應該以使用者、接受者能否共同理解該詞語爲標準。如『雷人』,出現在年輕人日常口語中,是可以的,但如果和老人談話也說『雷人』,造成交際中斷,就失去了語言的交際意義。『博客』、『微博』、『粉絲』等在運用中不會產生負面的影響,成了一般常用詞彙,應該可以出現在公文等比較正式的場合中。至於一些低俗、不健康的網絡熱詞,就應該抵制、禁用。
老師
用網絡語言答卷或影響成績
近年來,泉州中考考生在作文中常運用網絡語言。曾參加過中考語文科改卷的泉州六中初三年級許老師介紹,中考語文考試中都要求使用正規詞彙,有的閱卷老師不熟悉網絡語言,而考生在答卷中運用了網絡熱詞,就可能影響到成績。比如『神馬都是浮雲』,從漢語角度看,這兩個詞是風馬牛不相及的,改卷中有可能被當成錯別字。但她認爲,在某些情境下,如有學生運用了網絡流行語『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這就具有幽默效果,閱卷老師往往會默認這種運用方法。
王勇衛則表示,中學生作文中出現網絡熱詞,屬於正常現象。語文老師的責任十分重大,要求老師自身要具備對新詞彙的認識能力和判斷能力。他建議學生要儘量少用網絡熱詞,在考試中用網絡熱詞,是冒險行爲,容易因小失大。
網友
有的熱詞是閩南話
網友致電本報新聞熱線22200000稱,『有很多網絡熱詞的「母語」是閩南話。』網友舉了不少例子。如灰機(飛機)、灰熊(非常)、凍未條(受不了)、童鞋(同學)、醬紫(這樣子)、好康(好處)、粉(很)、駕崩(吃飯)、妖秀(短命,罵人的話)、沒法度(沒辦法)、起肖(瘋了)、滾水(開水)、好代志(好事情)。
家長
父母不能當『甩手掌柜』
家長李先生認爲,對於公眾容易接受、意思明確的網絡熱詞,能起到充實、豐富語言的作用,但不能過度運用,如『什麼』,就沒有必要再造出一個『神馬』來。學生還是應使用通用的規範語言文字。
蔡先生的孩子是小學四年級學生。他認爲,『家長不應該當「甩手掌柜」,不能把教育的責任讓老師全包。家長只有和孩子一同進步,才能不被時代淘汰,至少能掌握孩子的思想動態,和孩子少些代溝』。對於網絡熱詞,只有家長也了解,才能讓孩子少走彎路。
相關新聞
『給力』源於閩南話?
在目前的網絡熱詞中,『給力』無疑是最熱的一個。有網友認爲『給力』源自於閩南話。
正方:『給力』有閩南話特徵
泉州網網友『刺桐路小霸王』稱閩南語的『扎潰』的意思與『給力』非常相似,都有幫助、給予的意思,『給力』一詞有可能來源於這個閩南語詞語。
而在豆瓣網,『維克托的日記』這個空間的管理者認爲『給力』源於閩南話中的『夠力』。『夠力』閩南話的意思不是『有力氣』的意思,而是表示很棒很有味道,就是『夠味』。可以看出,這裡的『力』與『給力』一詞中的『力』意思相近。
『夠』在閩南語裡是一個很重要的程度副詞,性質與普通話的『很』、『非常』類似。在泉州本地,『夠力』還可以說成『撒力』,這個說法又更加『給力』了。『夠』或『撒』字在這裡有一種打通了全身經脈的感覺,表達一種極致的舒暢。因此,『給力』源自於閩南語,是有這個可能性的。
反方:認定缺乏充足理由
長期從事閩南語研究的華僑大學文學院院長王建設教授認爲 ,『給力』一詞目前在網絡上運用廣泛,除了原本『給勁、帶勁』的意思,目前,已漸漸衍生出更多的意思,而閩南話中『扎潰』、『夠力』、『撒力』雖然均有『給力』的意思,但並不能因此將『給力』與閩南語掛上聯繫,畢竟閩南語裡並沒有現成的『給力』一詞。他表示,閩南話中『力』有『勁』的意思,但不能說『給力』中的『力』是來源於閩南話,因爲在國內各大方言中,同義詞有同源的關係,而不同方言中會有存在同一種表達方式。
泉州市語言文字協會會長林華東教授認爲,如果要說『給力』來源於閩南話,那麼必須要和閩南話中的某個詞在詞型、詞義和詞音一致。但按照網友們所說的來看,『扎潰』、『撒力』或是『夠力』與『給力』可以說是同義詞,但並不能確切地說是完全一致的。他認爲,『給力』不太可能來自於閩南話。
泉州民俗專家傅孫義指出,『扎潰』在閩南話中雖然是『幫助』的意思,從某種方面上有『給力』的意思,但不能就此簡單認定『給力』就來源於閩南話。 (記者陳曉東 黃連茂 實習生林婷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