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成都日报 嘉宾:谢谦、王红、刘黎明
本期主讲:四川大学教授 王红
看到一个报道,正宣传得火热的贺岁片《赵氏孤儿》的英文片名叫Sacrifice,直译即是“牺牲”,一时有点茫然。
《现代汉语词典》“牺牲”词条共三个义项:1、古代为祭祀宰杀的牲畜。2、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3、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其中1为名词词性,2、3为动词词性。第二个义项在当代语言中使用最多,比如我们这一代人都会背诵的伟人语录“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这种“为正义”、“为信仰”而死的意义是后起的,在中国古代,牺牲只是个名词,意为供祭祀用的纯色牲畜。
《周礼・地官・牧人》 “凡祭祀,共其牺牲。” 郑玄注:“牺牲,毛羽完具也。”还引证了一个传说:周景王时有人看见一只公鸡因为害怕做“牺牲”而自断其尾。可见供祭祀用的无论是畜还是禽,一定得是活的,还得全须全尾,不能有丝毫损伤。不像今人祭祖,切一块整齐点的猪肉煮了供上就可以。《国语・周语上》“奉牺牲、粢盛、玉帛往献” 韦昭注:“纯色曰牺”,说明“牺牲”还必须是纯色的,不能有一根杂毛。总之,精挑细选的毛羽完具的纯色活牲畜(据《礼记・曲礼》,祭祀主要是用牛羊猪等家畜),精心喂养和打扮后,才有资格被送上祭坛成为“牺牲”。可见“牺牲”不是人,也不是为了“正义的目的”而自愿舍弃生命。
若是牵到祭坛上供一会儿就放了生,任其逍遥终老,倒也不错。可惜不是,再漂亮的“牺牲”也是要宰杀的。《孟子・梁惠王上》说齐宣王见人牵了头牛准备杀了祭钟,“不忍见其觳觫(恐惧状)”,下令放了牛,换一只羊祭祀。孟子由此推演出一番行仁政的大道理。“觳觫”是“牺牲”们被牵上祭坛时的共同情状。庄子也曾借“牺牲”为譬喻,《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楚威王听说庄周贤能,派使者带着重金来请他去楚国为相。庄子对楚使说:您见过郊祭用的牺牛吗?被人精心喂养好几年,伺候得舒舒服服,然后披红挂彩,牵进太庙,等着挨那一刀。到那时候,想做只在污泥里打滚的小猪也不行啦。您回去吧,我只喜欢在污泥里自在游戏,不愿做那只风光的牺牛。
不知道《赵氏孤儿》英译“牺牲”用今义还是古义,只知道该故事的许多情节为后人虚构,比如程婴以自己儿子冒充赵氏遗孤就纯属子虚乌有。据《史记・赵世家》(已采用了很多传说),程婴和公孙杵臼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匿山中”,然后被当赵氏孤儿杀掉。假赵孤从何而来?偷的?抢的?买的穷人家孩子?总之不是程婴的骨肉。
如此看来,这个无辜被杀的无名婴儿倒真是一个“牺牲”――为了那些彪炳青史的“忠义”而送上祭坛的羔羊。不过,这样的“牺牲”,和历史上无数牺牲一样,从来是被忽略不计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