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河東楹聯網
對聯是我國獨有的一種語言藝術表達形式,其內容豐富、語句精練,很得人們的喜愛。其中讚譽或諷刺歷史人物的對聯也不少,不僅概述了歷史人物的事跡,也表達了撰聯人對歷史人物的評價,而且另有一番情趣。現舉部分此類對聯於後:
一
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爲酬三顧;
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閱過和的人,見了這副對聯便會一目了然,這當然是講諸葛亮的功績了。因爲聯語中全是他的越歷和戰績,如七擒孟獲、布八陣圖、火燒連營及東和孫權北抗曹操等,都是人們熟習的歷史事件,可見該聯全面地概括了古代軍事家諸葛亮的主要作爲。
二
師臥龍,友子龍,龍師龍友;
弟翼德,兄玄德,德弟德兄。
這副對聯雖短,但聯意十分明了,而且是對仗工穩的巧對。這副對聯出自廣東揭陽榕城鎮關帝廟,撰聯人很巧妙地應用諸葛亮、趙子龍、劉備和張飛的名字入聯,並體現了關雲長與他們之間的關係。
三
民族英雄林則徐雖爲帶兵人,卻善寫對聯,這裡簡介他爲幾位愛國英雄所撰的對聯。林則徐在任江蘇巡撫時,他到蘇州祭拜了南宋抗金英雄韓世忠,特爲韓世忠祠撰寫一聯,並將孝宗皇帝在靈岩山爲他立的萬字碑入聯,以示讚譽。該聯云:
詞廟肅滄浪,更尋來一萬字穹碑,新煥岩前榱棟;
威名鎮竊劍還認取七百年華表,遙傳江上旌旗。
林則徐爲南宋尚書陳文龍廟題書的對聯:
節鎮守鄉邦,縱景炎殘局難支,一代忠貞垂史傳;
英靈昭海噬,與信國隆名並峙,十州清晏仗神庥。
陳文龍力主抗元,被俘後絕食而亡,其母曰:"吾與吾兒同死,又何恨哉!"該聯大讚陳文龍與信國公文天祥是"隆名並峙",同留青史。這副對聯是道光三十年,林則徐回福州養病所題。
林則徐爲關天培祠大門兩側所撰對聯:
六載固金湯,問何人忽壞長城?孤注空教躬盡瘁;
雙忠同坎埃聞異類亦欽偉節,歸魂相送面如生。
四
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長安?嘆黎民膏血全枯,只爲一人歌慶有;
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灣,而今又割東三省!痛赤縣邦圻益蹙,每逢萬壽祝疆無。
這是一副極其深刻的諷刺聯,清代那拉氏大辦七十壽辰時,著名學者章太炎特撰該聯,痛斥那拉氏割地求和、投降賣國,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滿足自己腐朽奢侈的生活,充分體現了作者憂國憂民之心。
五
七十二健兒酣戰春雲湛碧血;
四百兆國子愁看秋雨濕黃花。
ffice:smarttags" />1911年4月11日,孫中山和黃興等革命黨領導人領導和發動了著名的廣州起義,其時黃興親自帶領起義戰士進攻兩廣總督衙門,但終因寡不眾而起義失敗。這次起義有七十二人英勇犧牲,後葬於黃花崗,被譽稱爲"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爲緬懷爲國捐軀的烈士們,黃興又撰了這副輓聯。該聯不僅表達了深沉的痛悼之情,而且對仗工整,堪稱一副佳聯。
六
蔡元培先生於1946年在香港病逝,中共中央在延安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周恩來親自撰了副輓聯,讚揚他爲民族革命和民主自由奮戰一生的事績。該聯評價中肯,詞語精闢、對仗工穩,該聯云:
從排滿到抗日戰爭,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
從五四到人權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
七
開闢荊榛,千秋功業;
驅除荷虜,一代英雄。
1962年,郭沫若先生爲紀念鄭成功收復台灣一百周年,特爲廈門鄭成功紀念館題書了這副對聯。他在該聯上下聯中,均有一句是取於鄭成功自書的句,鄭成功的這首詩云:"開闢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田橫尚有三千客,夷苦關間不忍離。"以讚揚鄭成功爲國自豪的精神。
這是一八四一年林則徐爲關天培祠撰之門聯,因他很欽佩爲國捐軀的抗英將領關天培,下聯用"雙忠同坎"之句,是高度讚譽他和麥廷章奮勇抗英的事績,怒斥投降派自壞長城!但該聯當年送到淮安府後,關天培的老母採納了書法家周木齋之建議,將上聯的"何人"改爲了"何時"。然而一百多年後,關天培祠門聯仍用的"何時",不知何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