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北京晨报 最纠结的方言
异乡话,该爱你还是恨你
他乡遇乡音泪眼汪汪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老乡怎么认?家乡话自然是第一标准。尽管他浓眉大眼、鼻梁高挺,但未必就是新疆小伙;尽管她喜欢“民族风”服饰、爱穿扎染长裙,但不一定是云南姑娘;他们爱吃麻辣火锅,但极有可能不是重庆人。但只要人一张嘴说话,你便马上能辨别出她是台北来的MARY还是东北来的马丽。
方言很精确,容不得丝毫差异。从细微之处就辨得出“我们都来自江苏,但你不是扬州人”。于是恰恰是来自同一市区县乡镇,有着相同口音、讲话方式甚至口头禅的两个老乡之间有着浓稠热乎的私密情感。
方言又很包容,四川人听了重庆话也觉得亲,吉林人听了辽宁话感叹:“这是我们东北老乡。”如同在外国听到中国话一样,语言有时让家的范围无限扩大。
听不懂方言一头雾水
“有时我会纳闷,地铁里的一个女孩儿明明刚用普通话和客户交谈,挂了电话马上又和身边的男朋友哇啦哇啦地讲起家乡话,而且是那种我完全听不懂的方言。如果不是听她刚讲普通话,我甚至会认为她是外国人。”北京土著小胡一头雾水。
提起南方方言,刘小姐有一次难忘的经历。一次她独自去快餐店用餐,坐在她对面的两个女孩儿不停地打量她,然后便说起“天书”一般难懂的方言。“她们一边说,还一边用眼睛偷瞄我,肯定是在谈论我什么。尽管都是中国人,但我一个字也听不懂。”
在北京某地产网站工作的彭小姐来自黑龙江,提及此事,也常有不公平之感:“南方方言大家听不懂,他们好似多学了一门语言,而东北话谁都能听懂,我们简直比人少会了一门‘外语’。”不甘心的她终于在网上发现了一份东北话四级测试题,好奇地拿着去考外地同事。1、选出“欠儿登”的同义词: A磨叽 B哪儿有事哪儿到 C埋汰。2、这孩子真膈应人。“膈应人”的意思: A 烦人,讨人厌 B招人喜欢 C天真活泼 D呆若木鸡 …… 让她意想不到的是,这次考题真的把同事难住了。这让她不由得感叹,家乡话能产生如此大的隔阂。
最敏感的方言
贴标签,口音有尊卑之别
就像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性格,城市中的人也往往被贴上了标签。哪儿的人江湖草莽气重、哪儿的人吝啬多疑、哪儿的人厚道朴实、哪儿的人自私油滑、哪儿的人剽悍冲动,哪儿的人斯文儒雅……这些褒贬不一的脸谱化评价无疑使一部分人变得敏感,通过语言隐藏身份。
地域歧视其实并不新鲜,某论坛上曾爆出这样一件事,北京某超市打出的招工广告称:“河南、东北人勿扰”,原因是河南人口碑不好,而东北人太能惹事。这种刻板印象当然有失公允,但是来自安阳的体力劳动者宋先生气愤伤心之余,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抹去乡音,开始模仿北京话。
而另一些方言则永远处于强势地位。陕西的李小姐认为,上海人特别喜欢说吴侬软语,尤其是在别人听不懂的情况下。“我觉得这是一种炫耀,觉得上海人厉害,有品位。
最困惑的方言
学京味,被误“攀高枝”
很多朋友来北京后开始改说“北京话”,这让在哈尔滨工作的赵先生对此颇为不解。赵先生认为,“我同学现在说话京腔京调的,我觉得外地人说北京话,有语言环境自然是一个原因,最重要的是他们不想被北京排斥,想接近北京而已!在北京说也就罢了,回到老家接着说,可能是有点改不过来,或者想装大爷、冒充北京人。”
对此,在北京工作3年的刘小姐并不认同。“很多人认为外地人说北京话有忘本之嫌,但我说北京话绝对因为我模仿能力强。”
来自江苏的吴先生则认为外地人想接近北京而说北京话无可厚非,“我常年在一个城市学习、工作、生活,自然希望被这个城市接纳,而不是排斥。因此,无论我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做出一些渴望被认同的事,都不应该被扣上‘攀炎附势’的帽子。”吴先生认为地方的差异性永远存在,优越感也会随着城市的发达程度有所体现。但这并不意味着说“北京话”或“上海话”就是在显示优越感。与此同时,那些在北京坚守家乡话的人也并没有被视为“英雄”,曾有教授在讲台上操着一口家乡话传道授业,台下同学无奈抗议,因为完完全全不知所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