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陳道貴
一
【世說新語•言語】篇:『謝公云:「賢聖去人,其間亦邇。」子侄未之許。公嘆曰:「若郗超聞此語,必不至河漢。」』(劉孝標註【超別傳】曰:『超精於義理,沙門支遁以爲一時之俊。』【莊子】曰:『肩吾問於連叔曰:「吾聞言於接輿,大而無當,往而不反。怪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
或許是因爲字面沒有難懂之處,各種【世說新語】的注本,對此節文字多無註解;而一些現代漢語翻譯之作,也只就字面意思做串講。與簡單的字面串講不同,蔣凡先生在其【〖世說新語〗研究】(學林出版社1998年4月版)一書中,對此段文字作了較爲深入的解說,認爲它:『從「才性」的角度,來討論賢聖之人與一般世俗之人的關係。古人多把賢聖神化,認爲他們迥異凡人,高不可攀。但謝安卻否定傳統偏見,認爲賢聖也是人,也有其七情六慾,和普通人之間並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賢聖是人們學習的榜樣,但凡人通過刻苦學習和身體力行,同樣有可能升華到賢聖的精神境界。』蔣先生此說大體不誤,他對謝安觀點與傳統思想不同的解說,也是基本可信的。然而,反覆品味,頗疑謝安之語仍有尚未揭示的深層含義。爲什麼謝安提出『賢聖去人,其間亦邇』的觀點,子侄們要表達不同意見?其間有何種時代思想背景?謝安在遭到反對時,爲何要發出『若郗超聞此語,必不至河漢』的感慨?這些問題都是值得推敲的。
先看此段文字中的『賢聖』與『人』的關係。魏晉時期人們對聖凡關係頗感興趣。玄學領域有『聖人有情』與『聖人無情』之爭,佛教界則有成佛之可能性的討論。謝安所謂『賢聖去人,其間亦邇』,當指聖凡關係而言。這裡雖然以『賢聖』與『人』對稱,實際上指的是聖凡關係。在古代漢語中,賢聖並稱,在不同語境中含義有別。當強調聖人與賢人之間區別時,自然指的是聖人和賢人;而賢者與聖者之間的不同,古人也有明確的認識。例如,王充【論衡】卷二七【定賢篇】云:『聖人難知,賢人比於聖人爲易知。世人且不能知賢,安能知聖乎?』此爲常識,不多舉例。但是,在強調聖人與凡人之間區別的時候,則又往往用『賢聖』或『聖賢』等詞,作爲與凡人相對的比較對象。這時,『賢聖』或『聖賢』就與『聖人』沒有太大的區別。例如,賈誼【新書】卷八載:『謂門人學者:舜何人也?我何人也?夫啟耳目,載心意,從立移徙,與我同性。而舜獨有賢聖之名,明君子之實;而我曾無鄰里之聞、寬徇之智者。獨何與?然則舜(亻黽)a而加志,我{K而弗省耳。』舜被後世視爲聖人,而此處以『賢聖』稱之。【孔子家語】卷五【在厄】謂:『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往拜禮焉。路出於陳蔡,陳蔡大夫相與謀曰:「孔子聖賢。其所譏刺,皆中諸侯之疾,若用於楚,則陳蔡危矣。」遂使徒兵距孔子,不得行……』孔子爲聖人,這裡以『聖賢』稱之。【晉書•紀瞻傳】錄瞻對策語,其中有云:『三代相循,如水濟火,所謂隨時之義,救弊之術也。羲皇簡樸,無爲而化;後聖因承,所務或異。非賢聖之不同,世變使之然耳。』『後聖』與『賢聖』對舉,其意顯然不是指賢人與聖人。我們再看一個詩歌作品中的例子。【藝文類聚】卷四一載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髮,後世稱聖賢。』(同卷所載曹植【豫章行】亦謂『周公下白屋,天下稱其賢』)周公乃聖人,而這裡以聖賢稱之,自然是因爲詩歌的形式要求,但亦可見古時『聖賢』一詞,有時和『聖人』沒有什麼區別。對於聖賢有時不作嚴格區分的現象,東漢王充已有論述,其【論衡】卷二六【知實篇】謂:『夫伊尹、伯夷、柳下惠不及孔子,而孟子皆曰「聖人」者,賢聖同類,可以共一稱也。宰予曰:「以予觀夫子,賢於堯、舜遠矣。」孔子聖,宜言「聖於堯、舜」,而言「賢」,聖賢相出入,故其名稱相貿易也。』因此,我們似乎可以說謝安此語中的『賢聖』,強調的是聖凡關係,語意重心在『聖』不在『賢』。
既明謝安此語所涉乃聖凡關係問題,我們再參考湯用彤先生的有關論述,則可以進一步明了其間所蘊涵的深意。湯先生曾撰【謝靈運〖辨宗論〗書後】一文,其中相關論述,雖非針對【世說新語】此節而言,卻有助於我們的理解。他說:『夫「人皆可爲堯舜」乃先秦已有之理想。謂學以成聖似無何可驚之處。但就中國思想之變遷前後比較言之,則宋學精神在謂聖人可至,而且可學;魏晉玄談蓋多謂聖人不可至不能學;隋唐則頗流行聖人可至而不能學(頓悟乃成聖)之說。』『由漢至晉佛徒亦莫不信修練無爲必能成佛也。實則如不能成佛,絕超凡入聖之路,則佛教根本失其作用。』(【湯用彤選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湯先生此說,【世說新語】中即有可資印證者。如【言語】篇載:『孫齊由、齊莊二人,小時詣庾公。公問齊由何字?答曰:「字齊由。」公曰:「欲何齊邪?」曰:「齊許由。」「齊莊何字?」答曰:「字齊莊。」公曰:「欲何齊?」曰:「齊莊周。」公曰:「何不慕仲尼?」對曰:「聖人生知,故難企慕。」庾公大喜小兒對。』從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魏晉玄談多謂聖人不可學不能至的影子;『由漢至晉佛徒亦莫不信修練無爲必能成佛』,則體現在【世說新語•文學】這則記載中:『佛教以爲祛練神明,則聖人可致。簡文云:「不知便可登峰造極不?然陶練之功,尚不可誣。」』(劉孝標註云:『釋氏經曰:「一切眾生皆有佛生,但能修智能,斷煩惱,萬行具足,便能成佛也。」』)很有可能是因爲當時人多持聖人不可至之說,故而簡文帝對佛教界聖人可致之說將信將疑。這一點,到劉宋時代謝靈運的言論中還有體現。其於【辨宗論】中說:『釋氏之論,聖道雖遠,積學可至……。孔氏之論,聖道既妙,雖顏殆庶……』(【謝靈運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就是說,從佛教的觀點來講,成聖是有可能的;儒家則認爲聖道非常人所能及,即使像顏回這樣的人,也只能達到接近聖人,而難以成就聖道。
由上所述,我們可以推測謝安的說法之所以不被子侄們接受,是因爲當時玄談界『多謂聖人不可至不能學』。謝安在不被理解時,慨嘆郗超如果在場,一定會支持他的說法。謝安發如此感慨,當有未言之意。而這未盡之意,或與佛教有關。漢譯佛教經典及世人有關佛教論述,常以聖人稱佛陀(此爲常識,故不具引文獻)。當時世俗中人又常常融合儒釋,以周孔比附佛陀。像孫綽就撰有【喻道論】,說『周孔即佛,佛即周孔』。因此,『佛徒亦莫不信修練無爲必能成佛』,自然會影響到那些崇信佛教的世人,使其產生聖人可學可至的思想,縮短了凡聖之間的距離。
郗超(336―377),字景興,一字嘉賓。其父郗幀⒌苒曇信奉天師道。而郗超則崇信佛教,與佛教中人多有來往,對佛教義理也較有深解,寫過不少佛教方面的論著。【出三藏記集】卷十二載陸澄【法論目錄】,其中就有多種郗超論著,可惜的是,我們只能看到【奉法要】一種,其餘都亡佚了。郗超性格方面還有一特點,即不爲世俗常規所限。【世說新語•賞譽】:『諺曰:「揚州獨步王文度,後來出人郗嘉賓。」』條劉孝標註引【續晉陽秋】:『(郗)超少有才氣,越世負俗,不循常檢。』由此,我們就不難推測謝安的言下之意了,即只有像郗超這樣既精通佛理,又能超越世俗常規羈絆者,方能理解自己的觀點。而劉孝標註所引支遁之言,也似有幾分啟發的味道。『(郗)超精於理義,沙門支道林以爲一時之俊。』稱讚者爲當時名僧,所贊之人又奉佛甚勤,所謂理義,當包括佛理在內。因此,佛性論問題,或許會影響到他對世俗凡聖關係的理解。劉孝標在注此節時,或許心中已存有與我們上述所言相近之意。因此,我們似乎可以說,謝安和郗超等人所持聖凡關係之說,折射出佛教影響的痕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