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
來源: 山東商報 昨日,一場不期而至的降雨讓沂水春秋古墓的發掘工作一度受到影響,好在考古人員收工時就已做好充分準備,事先對古墓發掘現場和周邊做好了充分的保護工作,避免古墓內的文物遭受雨水浸侵。然而,主棺室發掘幾近探底,爲何墓主人遺骸遲遲沒有出現?相繼出土的神秘玉器究竟爲何物?瀰漫在考古現場的種種謎團依舊沒有解開……
考古發掘面臨考驗
[夜雨突襲]
前天晚上,就在一天緊張的發掘工作結束後沒有多久,一場降雨不期而至。因爲在前天下午沂水當地就已經幾次出現零星降雨,考古人員對這場夜雨早有準備。
昨天傍晚,當考古隊收工撤離發掘現場之前,考古隊領隊郝導華就安排考古人員對陪葬坑、車馬坑等已經發掘的地帶用雨布進行了包裹保護。值得一提的是,對正在發掘的主墓室,考古人員的保護措施尤位嚴謹。
現場,考古人員首先用噴壺對主墓室表層進行了保濕處理,在確保主墓室環境濕度適宜的情況下,考古人員又用保護膜對主墓室進行密封保護,記者注意到,覆蓋在主墓室上層的保護膜多達四五層,每層之間都相互錯開以達到無漏縫的保護效果,考古人員每鋪設一層保護膜就會噴上一層水霧接續覆蓋,而水霧在塑料膜之間巧妙的起到了『粘合』的作用。此外,考古人員還對考古現場的外圍用大面積雨布進行了遮擋,確保雨水不會侵入古墓。
尚需清理認定
[出土珍寶]
此前,專家分析墓室應爲『一槨兩棺』。清理顯示,其內棺高、外棺低,考古人員認爲,這與棺內存放隨葬品有關。外棺與槨之間,尚有一段空間,上面明顯向外撇開。不過隨著考古進程不斷推進,一種新的觀點逐漸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專家分析認爲,墓室的結構也有可能是『兩槨兩棺』的結構,理由是棺上出現兩層橫木結構。
此外,在這兩天的發掘過程中,主棺室相繼出土了兩個用於祭地玉琮、一個用於配飾的玉璜,以及前天先後出土的八件以玉器爲主的珍寶。在前日的發掘過程中,這些剛剛出土的珍寶尚處於『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狀態,很多玉器只是露出了大致的輪廓,仍有部分深埋土中。
昨日,又因爲降雨的原因,發掘工作進度受到了影響,所以到目前爲止,這些剛剛出土的珍寶到底是何種器物?有什麼特定的含義和作用,考古人員還沒有定論,有待繼續清理考證。但能夠肯定的是,僅是從已定性的玉琮、玉璜來看,墓主人的身份尊貴無疑。
陪葬人骨尚存
墓主人遺骸腐化可能性不大
『就連疑似佩戴用的項鍊都出現了,墓主人遺骸爲何卻沒有任何出土的跡象?』面對這一疑惑,有人甚至一度推測墓主人的遺骸很有可能出現了腐敗、風化現象。
然而,記者採訪了解到,就目前的發掘情況來看,這種推測有著『說不通』的一面。在古墓長達三個多月的發掘過程中,考古人員先是在古墓的北側發現了戰馬陪葬坑,陪葬坑中的戰馬遺骨保存的相當完整,甚至連每一根肋骨都是完整的保留著。此外,在古墓南端的陪葬坑中發現了大量的動物屍骨,很多屍骨從形狀上甚至能清晰地分辨出動物種類。
最爲有力的一個佐證是,在距離主墓室一米多的幾個陪葬坑中先後出現了三個陪葬兒童的遺骸,遺骸的牙齒、骨骼發育狀況等信息都能完整解讀,何況,主墓室墓主人下葬時墓室的保護、防腐等措施必定規格遠高於陪葬者。按此推斷,僅僅相隔一米多遠的主墓室中的墓主人遺骸怎會腐化到難以尋覓的地步?
來源:山東商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