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530|回覆: 1

[中醫養生] 春三月養生

[複製鏈接]
文化傳統 發表於 2019-2-26 23:1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黃帝內經關於春季三月養生有哪些提示呢?

1.春三月,此謂發陳,

2.天地俱生,萬物以榮,

3.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

4.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

5.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

6.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

1.春天的這三個月的節律特徵,這叫做生發與推陳。發,指春三月這個階段,天地萬物的氣層面的特徵、趨向是生,是發;陳,指形質層面的推陳更新。

2.春三月,天(以氣為主)地(以形質層面為主)都處於生的狀態趨向中,則氣形一體的自然萬物,因此而開始榮(榮,氣灌注到形中,使得形滋潤,飽滿,充沛,充實的過程)。

3.到了深夜才上床睡,天一亮就起床,在庭院中舒緩地小跑,跑的範圍越廣越好,頭髮鬆寬地披散開來,身體着裝與行動都要以讓身體舒緩為標準,這些行止的目的,是為了讓生命心身舒和,以便生命整體從形到氣的秩序順序中,精從氣神的深層的志向上能萌動起生的趨向來。

4.此時,對生命的氣驅動形發生而言,要助生,而不是殺生;對形質現象上的物質的流動,要給出,而不是奪取;對社會秩序而言,要賞賜,而不是處罰。

5.這是順應天地萬物的彼此感應的精氣神層面的生發特徵,這種順應,即是養我們生命中精氣神內在的生機。這個對生機的養,叫做『道』。

6.違背這個道而行,就會傷害到我們生命中藏於肝這個部位與過程的精氣神,那麼,到了夏季,精氣神就會發生趨向於寒的變化,則主持支撐生命長養的精氣神就會減少。

今天是大年初一,春意盎然,萬象更新,再次向所有的讀者朋友們,亦師亦友的同道們,致以誠摯的新春祝福,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開開心心、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吉祥如意。

文化傳統平台己亥年新春賀詞

書法孔見 發表於 2025-3-29 11:08 | 顯示全部樓層
【黃帝內經】春三月養生要義闡微

【四氣調神大論】所載春三月養生之道,實為天人相應思想之精粹。其要義可分三層次解之:

一、天道運行
"發陳"二字乃核心機要。"發"者,少陽之氣升發也;"陳"者,冬藏之濁氣外達也。天地陽氣始生,如【類經】所言:"春陽發動,庶物更新",此時人身陽氣亦應之而升。若違逆此道,則肝木疏泄失職,至夏則心火生發不足,此"奉長者少"之謂。

二、起居法度
"夜臥早起"非指熬夜,實言隨日出而作。"廣步於庭"強調運動當取舒緩之態,如張介賓註:"所以運動生陽之氣"。被發緩形者,乃解除束縛,使陽氣暢達。此三者皆在助長生氣,使志意隨春氣而萌動。

三、攝生要訣
"三勿"之道(勿殺、勿奪、勿罰)實含深意:一則調攝情志,戒怒以養肝;二則飲食宜甘淡以實脾,如孫思邈【千金方】言"省酸增甘";三則人際交往當懷仁恕之心。此即【素問】"春夏養陽"之具體實踐。

今人養生,當知春氣通於肝,宜順其條達之性。晨起可習八段錦"調理脾胃須單舉",飲食佐以麥芽、陳皮等輕清之品,情志保持"若所愛在外"的開放心態。如此方得"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的真諦。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