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南國都市報
在舊州城址地表採集到的器物(上)和出土的遺物(下)h本報記者陳耿翻拍
『可辨器形有繩紋板瓦、筒瓦、瓦當、青磚、罐、盤、碟、碗、缸等生活用品和建築用品,器物年代一直從漢、唐、宋時期到明清時期。』此爲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出爐的【舊州城城址考古調查】中的部分文字。該調查報告認爲舊州城城址是一座保存較爲完整的古代城址,具有較爲重要的歷史和科學價值,並建議當地文物主管部門儘快將其公布爲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使其得到有效保護。這是海南日報記者今天從海口市文物局獲悉的獨家消息。
受海口市文物局委託,去年12月26日至今年1月12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位於海口市瓊山區舊州鎮的舊州城址,進行了實地踏查和地面鑽探,同時還對舊州城的東門外側沿東城牆和北城牆的中段,分別進行考古勘探和探溝試掘,收穫不小。
在地表踏查環節,考古人員在城址內外採集到了各類遺物,有陶、瓷、石等不同質地的器物殘片,可辨器形有繩紋板瓦、筒瓦、瓦當、青磚、罐、盤、碟、碗、缸等生活用品和建築用品,器物年代一直從漢、唐、宋時期到明清時期,其中繩紋磚、瓦與嶺南地區漢代同類遺物相似;在東門外的考古勘探中,出土了少量細繩紋筒瓦殘塊,它們與地表採集的同類器物相似;北城牆的探溝試掘則出土較多繩紋磚、瓦和瓷片,以及極少量的繩紋板瓦殘塊,也與地表的同類器物相似。
文物考古隊員還通過地表調查和走訪,基本摸清了舊州城址的規模和範圍。整個城址呈長方形,方向爲北偏東,南北長約400米,東西寬約300米,四周有環壕拱衛;城址除西面破壞嚴重之外,其餘三面相對保存得較爲完整。
據介紹,經試掘可知,城牆的修葺方法,是在原有平地地面基礎上起建,即平地挖土築城,個別地方有夯築現象,爲『平夯』;但並非整體夯築,夯層層次不明顯,夯層可見厚度約4厘米至6厘米;城牆底部寬度最寬處超過8米,隨高度增加而有收分,外側向內漸收傾斜。
專家認爲,儘管舊州城址出土遺物極少,但繩紋板瓦的殘片,與嶺南地區漢代同類遺物相似,表明了大致在漢代或稍晚時期,舊州已成爲當時人們活動的一個重要區域了;舊州城和海口市龍塘鎮的珠崖嶺古城的形制,均爲平面近似正方形的城址,但就範圍和規模而言,舊州城要比珠崖嶺古城大得多,其面積約12萬平方米,後者面積約2.5萬平方米,因此,對兩城的性質和功能要進行更加審慎的研究,而要解開舊州城的相關歷史謎團,如是否漢珠崖郡遺址問題,還需更深層次的挖掘和研究。
記者陳耿
來源:南國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