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河南文化產業網 河南文化產業網訊:語言是原始人類在勞動和互相交際中產生出來的,語言和意識具有同樣長久的歷史。語言的產生表明,人的發音器官已逐漸形成,人的抽象思維能力即意識也在不斷走向成熟。語言從它誕生的那天起,就成了人們不可須臾離開的、最為重要的溝通手段。語言一旦形成,就成為社會成員約定俗成的符號系統,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也具有共享性。
當原始部落發展到民族的時候,便出現了民族語言。語言從一開始就打上了民族的烙印,並且隨着民族的發展演變而不斷發展變化。一個民族的社會狀況和生活方式也要通過語言來表現。因此,民族語言不僅反映民族經濟、歷史和文化,就連共同的心理素質也通過語言來表達,而且依靠語言來維繫民族內部的聯繫和情感。因此,民族語言是民族文化的核心。
藏語是藏民族的主要語言。藏語的使用區域主要是在我國西藏、青海、四川、甘肅和雲南各省區的藏區。一些與我國接壤國家的部分地區也使用藏語。
按照語系分類,藏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根據1998年的統計,在我國少數民族中漢藏語系人數占70%以上。漢藏語系中的語言,有着不同於其他語系語言的一些特徵:如在語音上,大部分詞以單音節詞根為基礎,每個音節都有聲調區別意義,聲調和聲母有一種互相適應的關係,如清塞音聲母只出現在單數調上,濁塞音聲母只出現在雙數調上;在語法上缺乏形態變化,主要以虛詞和詞的次序表示各種語法關係;另外,還有一類表示事物或動作天然單位的詞又稱量詞,這是在其他一些語系的語言中所沒有的,此外,漢藏語系中的各語言間都有一定數量的同源詞。
藏語在漢藏語系各語族、語支語言的歷史比較研究中,是價值極高的語言之一。藏語言的歷史,實際上是藏民族社會發展史的一部分。藏語的形成與演變,伴隨着藏族歷史的發展和變化。這是因為語言自身蘊涵了反映社會變遷的機制,社會的變化會促使人們改進語言的表達方式。語言也總是在服務社會,總是在一個動態環境中逐漸走向成熟。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社會因素以及發展狀況,對語言的要求有所不同,因此導致藏語在不同歷史階段上的差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