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文匯報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微博熱門話題三天兩頭『刷』出個『某某體』。單單今年下半年以來,衝擊着人們大腦皮層接受限度的就有淘寶體、藍精靈體、海底撈體、熱死體、鼓力體、雨珠體、hold住體、TVB體、等待體……一時間,『全民造句』風起雲湧、蔚為壯觀。當流行體取代流行語,人們『微小說』般的創作熱情取代『給力』式的生搬硬套,民間語文似乎迸發出一種奇異的張力。但是,我們也應當看到,這些網絡流行體畢竟是以『新』來奪人眼球的,讓人自娛自樂之後,恐怕也難逃不知所云,抑或被人遺忘的命運。
藍精靈體:圈裏圈外的美麗與哀愁
特徵:根據耳熟能詳的【藍精靈之歌】歌詞改編而成,一個版本道出一個圈子的事兒。
模板:在那……那邊……,有一群……,他們……又……,他們……又……
【會計版】在那山的這邊海的那邊,有一群小會計,他們可愛又聰明,他們每天輸憑證,他們沒日沒夜迷失在那,無垠的賬表裏,他們沉着冷靜相互都支撐。噢,可愛的小會計,噢,可愛的小會計,他們結賬編表加班不加薪。
【微博控版】在那電腦那邊屏幕這邊有一群微博控,他們活潑又聰明,他們學術又文藝,他們嘔心瀝血不分晝夜都在織圍脖,他們日復一日不停的刷新。啊,勤勞的達人們,啊,勤勞的達人們,只要一有微博他們就要轉發一次又一次,他們永遠熱愛閃閃滴紅星。
加班到深夜,精神疲憊的某人為了發泄心中的苦悶,衝到空無一人的樓梯高唱了一句:『在山的這邊海的那邊有一群藍精靈。』忽然,樓下傳來一個哀怨的聲音『他們悲催又聰明,他們加班到天明』……『藍精靈體』的來勢洶洶,據說源於這樣一則笑話。
『在那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藍精靈,他們活潑又聰明,他們調皮又靈敏,他們自由自在生活在那綠色的大森林,他們善良勇敢相互共關心……』這首【藍精靈】動畫片主題曲【藍精靈之歌】曾經伴隨不少70後、80後度過美好的童年時代。近日電影版【藍精靈】熱映,年輕人的集體懷舊熱潮一觸即發。一時間,人們哼着耳熟能詳的【藍精靈之歌】,把各自的生活編進歌裏,集體創出『藍精靈體』。
經典版『藍精靈體』是用來吐槽工作壓力的,與起始版的那則笑話不謀而合:『在那公司裏面樓梯旁邊有一群加班帝,他們熱情又痴迷,他們敏捷又仔細。他們十幾小時加班加點考驗着身體,他們每月工資菲薄不給力……』正是『加班』這一都市白領的共同遭遇,激起不少在職場打拼的年輕人的共鳴。各行各業『對號入座』的『藍精靈體』讓人恍然大悟,再光鮮亮麗的工作背後都有鮮為人知的艱辛:播音員『熬夜讀稿件,餓了就咬一口方便麵』,工業工程師『每天下車間,苦心積慮的惆悵在優化的模型裏』,投行人士『打着飛的穿梭在各種無聊的項目裏,沒有時間參加party』,遊戲策劃『一天到晚想着那關卡,還得設身處地去玩爛遊戲』……建築師、銷售員、審計師、IT人、醫生、教授,每種職業都有屬於自己這個圈子的煩心事兒。『看到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這麼多悲催的兄弟,我不厚道地平衡了,嘿嘿』……在各大職業版本中,網友們一邊痛快地訴苦,一邊看得也很歡樂。
不過,隨着『藍精靈體』將觸角伸向各大校園、各片地域、各種星座以及各類『控』中,家鄉人的秉性、網絡『控』族的生活統統被揉入歌詞,大吐苦水的成分少了,帶着樂觀情緒的自嘲與調侃不時讓人精神一振、會心一笑。比如長沙人版『他們自由自在生活在那全民開心的長沙城,他們洗腳搓麻一起來嗨皮』,上海人版『他們從小門檻精,他們非常拎得清』,巨蟹座版『他們渴望關懷卻抑制不住脾氣,他們追求真愛卻控制不了情緒』,吃貨控版『他們不怕堵車從西郊吃到CBD,他們從城裏跑到開發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