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45|回復: 0

[汉语教育] 对外汉语教学中低语境文化学生的社交语用教学研究(1)

[複製鏈接]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0-11-10 15: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北方教育
摘要:低语境文化和高语境文化在社交语用规则方面有很大差别,因此来自于低语境文化的留学生在习得汉语社交语用规则时由于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会面临很大困难。在教学中,需要明示这两种文化的差异,并明确指出学生在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帮助他们更好习得汉语的社交语用规则。
  关键词:低语境文化;汉语社交语用规则;明示教学
  
  一、引言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在文化这方面通常的做法是单独开设一门文化课,而没有在语言课上强调文化是如何作用于语言的,事实上,不同的文化会导致不同的社交语用规则,若留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这些规则,就有可能在与中国人交往时产生语用失误,这种失误会导致双方的误会及不满,还可能导致交际的失败。笔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发现来自亚洲国家的留学生在用汉语交际时会不由自主地考虑语境因素,更多的是由语境来确定怎么说,而欧美学生则倾向于直截了当地表达意思,有时过于直白让听话者感觉下不了台,很多时候语用错误往往比语法错误更让人难以接受。这其中有一个关键原因就是欧美学生来自于低语境文化,他们的文化就注定了他们较少的考虑语境因素,而汉语偏偏又是一个高语境文化,有时注重语境甚至超过话语本身。
  
  二、 低语境文化与高语境文化
  
  爱德华.T.霍尔创立了一套概念――高语境和低语境。霍尔指出:在高语境文化的信息传递中,大部分的信息都存在于具体环境中或内化于个人,少部分信息则通过语言编码被清晰传递。而低语境文化中的信息传递则恰恰相反[1]。
  两者的差别主要表现在:第一,在高语境文化中,交际双方对语境的依赖程度高,有时甚至忽视语言本身所传递的信息。人们在进行话语交际时,会注意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亲疏程度,性别差异等语境因素,由此来决定说什么和怎么说;而在低语境文化中,交际双方依赖于明确的语言信息,因此他们注重语言本身所表达的内容,而忽略语境所提供的信息,他们总是在关注、使用并相信语言本身所传递的信息,对语境的依赖程度低。因此来自高语境文化的人抱怨来自低语境文化的人只顾自己一吐为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而来自低语境文化的人则认为来自高语境文化的人言之无物,没有个性。第二,高语境文化的交际者有时并不在意话语的真实性,他们往往更注重交际时的礼貌,不去伤害对方的面子,甚至有时会说一些善意的谎言;而低语境文化的交际者以实话实说为美,只要是真实的,即使说得生硬一些也不必多虑。这时实效和虚礼就会发生冲突。有时低语境的交际者会抱怨高语境的交际者不说真话,而高语境交际者则认为有些话不必挑明,自己去体会就得了。第三,高语境交际者认为他即便没有用语言把信息表达清楚,听话者也有责任领会他的意思,而低语境交际者认为说话者有义务清晰地表达意思,并对交际的成败负责。
  
  三、报告坏消息言语行为
  
  在汉语交际中,报告坏消息、抱怨、表示不同意等言语行为都属于威胁面子言语行为,而面子在中国人的人际交往中是头等重要的大事,一旦面子受到威胁,交际极有可能失败。在这里我们以报告坏消息言语行为为例来分析。报告坏消息分两种。第一种是报告一个让人尴尬的消息,比如告诉一个人他的裤线开了。第二种是向听话者报告妨碍他实现目标的一件事,例如一个人到一个公司求职,可老板并不打算给他面试的机会,你将这事告诉给他。中国人有时会认为我如果告诉他,会伤他的面子,况且我如果不说也会有人告诉他,或者他自己也会发现,因此他们往往在说与不说之间犹豫着,更多的时候倾向于不说。对第二种情况,中国人往往不认为是伤面子的,反而觉得这是一种善意的提醒,因为这个障碍并不是你给他设置的,一经你提醒,他还可以另有准备,因此在通常情况下,他反而会感激你。所以在这里我们着重讨论第一种情况。德国学生会在诸多中国人会缄口不言的情景中直言不讳。本文设置了八个情景,调查了三十个中国学生,以和德国学生的反应作对比,发现他们在其中两个情景中反应差别犹为突出。
  第一个情景就是你的一位中国朋友想要发表一篇散文,而你却认为这篇散文并不怎么样,多数中国学生(67%)会说:“你可以试试啦!”或者相近的说法。而这位德国学生却说:“这是你的风格,这可不是我的风格。”这种回答尽管没有语法错误,但在中国人眼里却是很生硬的,因为这是直接对他的散文的负面评判,会打击他的自信心。第二个情景是你在和一位中国同学聊天时,闻到了他嘴里的蒜臭味,你正好有口香糖,你会怎么说或怎么做。多名中国学生表示什么也不说也不做。德国学生却表示会递给那位同学一粒口香糖,并告诉他:“我不喜欢大蒜味。”在这位德国学生看来这只是解释她为什么要给对方一粒口香糖,而这种说法会让这位中国学生非常尴尬,因为德国学生的这种说法和做法毕竟从社会习俗和她的个人标准的角度表示了对嘴里有蒜味的不满甚至指责。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