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50|回覆: 0

[漢語教育] 文藝語體與新聞語體的差異性分析(1)

[複製連結]
偷月 發表於 2010-11-10 11:1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北方教育
所謂語體,就是指以語言交際功能為標準建立的一種語言風格類型與規範,是適應不同交際需要的語言表達體系。一種語體要經歷一個相當長的發展過程才能形成。自有文字開始,文學就開始了自己的體系規範化過程,形成了較為完善、規範的文藝語體。而現代意義的新聞在中國產生和發展也就是近200年的事情,因而新聞形成自己的語言風格規範,歷史比較短暫。可以說,中國新聞語體是脫胎於文學語體的。正因為如此,在新聞語體漸漸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與規範後,仍有大量的新聞作品擺脫不了文學化、文藝化的傾向。


  儘管如此,兩者的差異性也是十分明顯的。


  文藝語體是適應文藝創作需要而形成的帶有藝術特徵的語言形式;新聞語體是指人們在言語交際時,為了適應新聞交際領域、目的、任務的需要,運用全民語言傳播新聞信息而形成的語言特點體系,是以傳播功能為標準區分出來的語體類型。文藝語體和新聞語體由於其社會功能的不同,形成了它們在思維方式、語言表達、語義信息的傳遞方面各自不同的鮮明特色。

  
  1 思維差異

  
  所謂思維,通俗的講,就是思考問題的角度。就是遇到問題了,你該從哪些方面去思考,思考了每一個方面後,會有哪些可能的答案(即假設),然後經過檢驗和論證後,你又認為哪個是從暫時、相對的角度來看更為可取的答案。由此看出,不同的工作目標,應該採用不同的思維方式。文藝語體和新聞語體在工作目標上是完全不同的,由此造成了文藝語體和新聞語體思維上的差異。


  文藝語體屬於藝術範疇,是一種審美把握,要求審美的對象和審美主體有機統一,是個性化的、情感化的、藝術化的,探求的是具有主觀色彩的客觀規律。因而,文藝語體採用的是情感化的藝術思維。


  新聞語體屬於寫實範疇,是如實呈現客觀事實,要求真實、客觀、全面再現新聞事實。新聞寫作所運用的思維方式也必須是一種特殊的『再現性思維』。這種再現是一種主觀世界對客觀世界的一種能動反映,是儘可能靠近『原型』,貼近真實的再現,不允許任意地誇大、縮小、扭曲或虛構。
  
  2 語言表達差異
  
  語體的語言是指用來塑造藝術形象藉以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的語言。我們說過,新聞語體脫胎於文藝語體,本身帶有較多的文藝語體的語言色彩。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文藝語言是一種傳遞信息、喚起審美感受的藝術符號;而新聞語言則是通過新聞傳媒,向人們報道新近發生的事實,傳播具有新聞價值的信息時所使用的語言。
  文藝語體和新聞語體兩種類型的語言在語音、詞彙、語法方面均有所不同。文藝語體比較要求音律優美,鏗鏘有力,有鮮明的音樂美感;在詞語運用上,文藝語體有自己的用詞傾向,注重形象化的詞語,情感化的詞語、個性化詞語的選用,對各類語體色彩的詞語都能開放,尤其是口語語體詞佔了極大的比重,形成文藝語體豐富多彩的用詞特色;文藝語體的句子結構在眾多的語體中也是最為豐富的,也是最具藝術創造性和個性化特點的。相較而言,新聞語體的用詞樸實無華,句子短小單純。下面,我們着重分析兩種語體在是在語言表達上的特徵。
  2.1 文藝語體的語言特徵。
  2.1.1 形象性。文藝創作是通過語言描繪形象的藝術,它不是依靠抽象的說理,而是訴之於讀者具體的感受,因而特別要求文藝載體的語言具有形象美。所謂形象美就是把文藝作品所反映和表現的對象,繪形繪貌,繪聲繪色,唯妙唯肖地描寫出來,給人以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形象逼真的美感,以喚起人們的情感和想像。文藝載體的語言,正是具有這樣的描繪形象、喚起想像的功能。它能構成文藝載體語言的形象美,誘發讀者產生聯想和想像,創造出一個個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
  2.1.2 情意性。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狄德羅說過:『沒有感情這個品質,任何筆調都不可能打動人心。』以情動人是文藝作品的一個主要特徵。文藝載體必須通過動人的文字去打動讀者,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它的語言往往形象生動,具體可感,並直接或間接地表現着作者的情意。它有時寓情於景,有時寓情於理。作者正是在敘事、繪景、議理的過程中寄寓了情意,使得作品情文並茂,真實感人。
  2.1.3 創新性。文藝載體語言的創新性包括了作者對個性語言的追求和對人民大眾語言的提煉加工。語言具有較強的社會性,利用社會性的語言表現個體性格,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要求作者在嚴格遵循語言規範的前提下,努力進行開掘、提煉,同時又要打破原有的語言規範的束縛,挖掘語言的內在潛力,創造出獨特的個性語言來,而這種個性語言當然帶有作者個人的思想感情、審美情趣、氣質稟性等主觀色彩,構成了作品不同的風格。表現為有的含蓄蘊籍,有的簡練精深,有的熱情奔放,有的素淡清雅,有的幽默風趣,有的沉鬱、有的冷峻。
  2.1.4 音樂性。音樂性在文藝語體的語言運用上,表現為音調和諧,節奏鮮明,抑揚頓挫。現實生活中的音韻、節奏,表達出複雜的思想感情,使生活變得更加有聲有色。漢語詩文歷來講究押韻,常用平仄回聲、雙聲迭韻等手段來形成和諧的韻律,往往讀起來抑揚頓挫,琅琅上口。崔顥【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全詩節奏明快,情真意切,意境深遠,形象鮮明,格調優美,加上疊字的運用,增加了詩的抒情色彩以及音律美。詩歌以外的文藝載體的語言,雖不要求有較強的音樂性,但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名家名篇的語言流暢、動聽、順口,同樣具有音樂性,增強了作品思想情感的表達力。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