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49|回覆: 0

[古代科技] 秦漢水利概述(2)

[複製連結]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1-12-22 14:5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經濟史論壇
三、東漢


    承接西漢,東漢王朝也非常重視水利工程對農業的促進作用。儘管大規模的水利設施建設不多,但對舊渠的修繕和疏導卻在在皆是。


    西漢末年,『河、汴決壞,未及得修』,此後水患更烈,使『兗、豫百姓怨嘆』。於是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明帝便決心治河,並任用著名的水利工程專家王景主持。


    夏,遂發卒數十萬,遣景與王吳修渠築堤,自滎陽東至千乘海口千餘裏。景乃商度地耍鑿山阜,破砥績,直截溝澗,防遏衝要,E決壅積,十裏立一水門,令更相洄注,無復潰漏之患。景雖簡省役費,然猶以百億計。明年夏,渠成。[9]


    這是一個讓河汴分流而治的工程,自滎陽至千乘口築堤千餘裏,使河、汴分流,河不侵汴。從此,黃河受到南北兩邊堤岸的約束直接入海,在八百年間基本沒有發生災害[10]。


    另據【後漢書】卷四【和帝紀】,在永元十年(公元98年),和帝強調『堤防溝渠,所以順助地理,通利壅塞』,詔令『刺史、二千石其隨宜疏導』。而【後漢書】卷五【安帝紀】則記載,在元初二年(公元115年)和三年,安帝曾連續『修理西門豹所分漳水為支渠,以溉民田』,『修理太原舊溝渠,灌溉官私田』。


    在朝廷的倡導下,許多地方官吏亦力行水利興修事宜。光武帝中期,汝南鴻S陂毀壞,汝南太守鄧晨『欲修復其功』,乃命『曉水脈』的都水椽許揚修復鴻S陂。許揚『因高下形式,起塘四百餘裏,數年乃立』。此後『百姓得其便,累歲大稔』[11]。後鮑昱繼任汝南太守時,因該郡『多陂池,歲歲決壞,年費常三千餘萬』,亦『上作方梁石恤,水常饒足,灌田倍多,人以殷富』[12]。另據【後漢書】卷七六【循吏傳・任延】記載,光武帝時,武威太守任延,因『河西舊少雨澤,乃為置水官吏,修理溝渠,皆蒙其利』;【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記載,馬援悉平『嶠南』,『所過輒為郡縣治城郭,穿渠灌溉,以利其民』。


    還有,章帝晚年,馬棱任廣陵太守,『興復陂湖,溉田二萬餘頃,吏民刻石頌之』[13]。和帝時,魯丕拜趙相,遷東郡太守,所『在二郡,為人修通灌溉,百姓殷富』[14]。尤其順帝時,馬臻為會稽太守,『創立鏡湖,在會稽、山陰兩縣界築塘蓄水,水高丈余,田又高海丈余』。水少即『泄湖灌田』,水多則『開湖泄田中水入海』。其堤塘『周三百一十裏』[15],可灌溉田畝九千餘頃,誠可謂造福百姓。


    注釋:


    [1]  徐復:【秦會要訂補】引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278―279頁。


    [2] 【史記】卷二九【河渠書】。


    [3]  徐復:【秦會要訂補】引【越絕書】,第278頁。


    [4]  徐復:【秦會要訂補】引【六硯齋二筆】,第279頁。


    [5]  徐復:【秦會要訂補】引【長安志】,第279頁。


    [6]  參看王雲度【試論秦統一後社會經濟的發展】,載【中國史研究】1987年第3期。


    [7] 【通典】卷二【食貨二・水利田】。


    [8]  以上皆見【史記】卷二九【河渠書】。


    [9] 【後漢書】卷一六【王景傳】。


    [10]  按:生態環境的改變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譚其驤先生便精闢指出:『以務農為本的漢族人口的急劇衰退和以畜牧為生的羌胡人口的迅速滋長,反映在土地利用上,當然是耕地的相應減縮,牧場的相應擴展。黃河中游土地利用情況的這一改變,結果就使下游的洪水和泥沙量也相應地大為減少,我以為這就是東漢一代黃河之所以能夠安流無事的真正原因所在。』(譚其驤:【何以黃河在東漢以後會出現一個長期安流的局面――從歷史上論證黃河中游的土地合理利用是消弭下游水害的決定性因素】,載【學術月刊】1962年第2期)


    [11] 【後漢書】卷八二上【方術傳上・許揚】。


    [12] 【後漢書】卷二九【鮑永傳附鮑昱傳】。


    [13] 【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附馬棱傳】。


    [14] 【後漢書】卷二五【魯恭傳附魯丕傳】。


    [15] 【通典・州郡典・稽郡・越州】。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