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科技日報 3.多河取水多首制引渠與陂塘串聯的水利系統這種水利系統已由陂渠串聯的小水網發展為大水網,由一個河系發展到與幾個河系相連,較充分地開發利用了地區水資源。漢代南陽地區的六門――鉗盧陂灌區和汝南的水庫群即是這類工程的典型。
六門――鉗盧陂灌區是漢代南陽太守召信臣創建的,是連結湍水和朝水(今刁河)的陂渠串聯的水利系統。【水經注.湍水】稱:『湍水又徑穰縣(今鄧縣),為六門陂,漢孝元之世,南陽太守召信臣,以建昭元年(前34年),斷湍水,立穰西石竭,至元始五年(公元5年),更開三門為六石門,故號六門竭也。溉穰、新野、昆陽(應為涅陽)三縣五千餘頃。』六門竭(即六門陂)在今鄧縣城西3里的韓窪村南,在湍水上築壩,形成蓄水庫,四周修築圍堤。起初建有3座水閘,後開為6座水閘,以引水灌溉。東漢末,六門竭毀廢。晉太康三年(282年),鎮南大將軍杜預,『繼(召)信臣之業,復六門陂,遏六門之水,下結二十九陂,諸陂散流,咸入朝水。』①杜預不僅修復了六門陂水利,並且加以擴展,下聯29個陂池,29個陂池通過乾渠相連。乾渠橫貫鄧縣、新野兩縣,長達100餘里,尾閭於新野縣上先港南注入白河②。而29個陂池的棄水、退水皆入朝水,與朝水灌區聯成一片。
鉗盧陂在穰縣東南六十里。【元和郡縣圖志】卷21【山南道・鄧州穰縣】載:『漢元帝建昭中召信臣為南陽太守,復於穰縣南六十里造鉗盧陂,累石為堤,旁開六石門以節水勢,澤中有鉗盧玉池,因以為名。』鉗盧陂引蓄朝水,但未建在朝水之上,而是利用原有的湖窪,人工築堤圍成。據實地查勘,陂址位於鄧縣構林鄉王堤村,故址在建國前還建有迪陂寺。自王堤至崗岔樓村,還有一道長4.2公里的殘堤。陂南北長8里,東西寬3里,共占地93頃多③。
鉗盧陂距朝水還有一段距離,引水工程所築堰壩並非截斷朝水,而是在朝水的河曲之處,築堰挑流,通過引渠人鉗盧陂。朝水上的這座堰可能即宋代所稱的塘土堰(亦稱塘堵堰)。
六門陂灌區工程是湍河上的陂渠串聯水利系統,鉗盧陂灌區工程是朝水上的陂渠串聯水利系統,這兩個系統又聯接起來,組成更大的陂渠串聯水利系統,故能對水資源在兩個河流流域之間進行調配。南陽地區年降雨量800毫米左右。湍河匯水面積大,達4000多平方公里,而刁河匯水面積小,僅400多平方公里;它們的多年平均徑流量差別亦大,分別為8.6億立方米和1.0億立方米。六門陂主要灌溉湍水南面今鄧縣、新野縣的農田5000餘頃,其灌溉余水及回歸水流入刁河,補充了刁河的水源。再引入鉗盧陂存蓄起來。鉗盧陂的水源除刁河外,還匯納眾多的溪溝水,如柳渠、賈堰、柳峰崗、侯家橋、構林關、劉家溝、熊家沖等水,這樣就擴大了水源。從鉗盧陂開有東、西、中三條灌渠,灌溉刁河南面的農田。灌區範圍很大,【元和郡縣圖志】卷2l記載,鉗盧陂灌溉面積達『三萬頃』④。因此,六門――鉗盧陂水利系統就組成了一個大灌區。
――――――――
① 【水經注・清水】。
② 南陽地區水利局:【從六門陂、鉗盧陂的興衰探討怎樣辦好南陽水利】。
③ 南陽地區水利局:【從六門陂、鉗盧陂的興廢探討怎樣辦好南陽水利】。
④ 後代地方志,如嘉慶【南陽府志】卷2【陂堰】稱鉗盧陂『灌田萬頃』。
漢、晉時期南陽盆地的水利以六門――鉗盧陂灌區為首,其巨大的灌溉效益依靠河流之間互相聯結的陂渠串聯這種水利工程型式。南陽地區這一時期修建的工程甚多,僅召倌臣就修了堤堰工程數十處,其後又有杜詩、杜預等人的興修。據【水經注】記載,除六門陂、鉗盧陂外,還有湍水上的楚竭、鄧氏陂、安眾港等;朝水上的樊氏陂;清水(今白河)上的新野陂、豫章大陂;堵水上的堵水陂;比水上的馬仁陂及支流上的湖陽陂、及唐子、襄鄉諸陂等。其中一些陂竭溝渠也互相串聯,形成如現代所稱的『長滕結瓜』的網絡狀,達到灌排自如,進退有別,體現了規劃設計的合理性和先進性(見圖三)。
汝南地區處於伏牛山東側,淮河及其支流汝河一帶,土地肥沃。漢代在此設汝南郡(相當於今河南省駐馬店地區大部和安徽省阜陽地區西部)。該處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微微傾斜,是從丘陵過渡到乎原的地貌。地面有一定的起伏,利於興修陂塘自流灌溉。
兩漢時期,在汝南郡的廣大土地上散布着眾多的陂塘,組成為水庫群,這大致築於漢武帝時期及其以後①,其中以鴻隙陂(也稱鴻邪陂、鴻郄陂)為最大。陂所在地,據【水經注・淮水】記載,在新息縣(今河南息縣)西北,淮水、慎水(今閭河)之間,其水源『首受淮川』,下游與淮水支流慎水相通②。東漢建武中(建武十八年至二十五年間)汝南太守鄧晨委派許楊重修,『因高下形勢,起塘四百餘里』③,範圍很大。鴻隙陂與汝南一帶的陂塘是互相聯通的。據【水經注】記載,汝南陂塘很多。如:
――――――――
① (史記・河渠書)說:『自是(指元封二年堵黃河瓠子決口)之後,用事者爭言水利.……汝南,九江引淮。』
② 又【隋書・地理志】在汝南郡汝陽縣(今河南汝南縣)下注『有鴻郄陂』,【元和郡縣圖志】卷9稱:『鴻郄陂在(汝陽)縣東十里。』據此則鴻隙陂在今汝河與洪河之間。本文所述從【水經注】。
③ 【後漢書】卷82上【許楊傳】。鴻隙陂堙廢的時間大約在唐代後期,【元和郡縣圖志】卷9首次出現『鴻隙陂……今廢』的記載。
【水經注・淮水】載:『慎水所出,東北人淮。慎水又東流,積為髭椋陂水又東南流,為上慎陂,又東為中慎陂,又東南為下慎陂,皆與鴻S陂水散流。』
『淮水又東與申陂水合,水上承申陂於新息縣北,東南流,分為二水,一水徑深丘西,又屈徑其南,南派為蓮湖水,南流,注於淮。淮水又左迤,流結兩湖,謂之東西蓮湖矣。』
『淮水又東徑長陵戍南,又東,青陂水注之,分青陂東瀆。』
『淮水又東北,左會潤水,水首受富陂,東南流為高塘陂,又東積而為陂,水東注焦陵陂,陂水北出,為陂,陂水潭漲引瀆,北注汝陰,四周隍塹,下注潁水。』
【水經注・汝水】載:『汝水又東南,陂水注之,水首受慎水於慎陽縣(今河南正陽縣北)故城南陂。陂水兩分,一水自陂北,繞慎陽城四周城塹,……塹水又自瀆東北流,注北陂;一水自陂東北流,積為陂。陂水又東北,又結而為陂,世謂之窖陂。陂水上承慎陽縣北陂,東北流。積而為土陂。陂水又東為窖陂。陂水又東南流,注壁陂。陂水又東北為太陂,陂水又東人汝。』
『汝水又東南,左會鬯。至上蔡西岡北為黃陵陂,陂水東流,於上蔡岡東為蔡塘,又東徑平輿縣故城南為鬯。』
『鬯又東南,左迤為葛陂,陂方數十里,……陂水東出為水,俗謂之三丈陂,亦曰三嚴水,徑陽縣故城南。……陂東注為富水,水積之處,謂之陂塘,津渠交絡,枝布川隰矣。鬯自葛陂東南,徑新蔡縣故城東,而東南流注於汝。汝水又東南徑下桑里,左迤為橫塘陂,又東北為青陂者也。』
『汝水又東與青陂合,水上承慎水於慎陽縣之上,慎陂右溝,北注馬城陂,陂西有黃丘亭。陂水又東徑新息亭北,又東為陂。陂水又東徑新息縣,結為牆陂,陂水又東徑遂鄉東南,而為壁陂,又東為青陂,……灌溉五百餘頃。陂水又東,分為二水,一水南人淮,一水東南徑白亭北,……而北流注於汝水。』
以上【水經注】所載汝南地區的陂塘有30多個,陂塘與陂塘相聯,廣泛分布於淮水幹流與其支流慎水、汝水、V水、潁水之間,溝渠交絡,組成了一個巨大的灌溉網(見圖四)。這種水庫群能在大範圍內對降雨和徑流進行蓄泄調節。
三國曹魏時鄧艾又在淮河流域大興屯田水利,『大治諸陂於潁南、潁北,穿渠三百餘里,溉田二萬頃』①。興修了數十上百的陂塘。【水經注】中所載淮潁地區的陂塘也很多,不少應是曹魏屯田水利的陳跡。一些陂塘也採用陂渠串聯的形式,且進行流域之間的調水。
――――――――
① 【晉書・食貨志】。
可見漢魏時期,淮北平原興修水庫群較為普遍,以汝南地區最具代表性,故灌溉水利特別發達。當時這些地區人少地多,可以修建占地面積很大的陂塘及水庫群。『川渠徑復,交錯畛陌』.灌排方便順暢,後代人口增加,陂塘多開墾為農田。存在的一些陂塘又不能及時得到維修,遇多水年份,『陂燜昃觥雹伲加上排水出路不暢,易產生次生鹽鹼化。故而淮北平原的水庫群這種水利形式後代逐漸減少,但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曾發揮過巨大的作用。 淮河、漢水地區陂渠結合的灌溉工程技術。後來逐步向南方丘陵山區傳播。同時,自5世紀起中國僧侶還把渠塘結合的蓄水灌溉技術帶到斯里蘭卡,促進了當地灌溉水利的發展②。
建國以後,渠塘結合的長藤結瓜式水利系統在丘陵山區得到迅速的發展,從小網聯成大網,從開發小河流到利用大河流,從一個河系發展到與幾個河系相連。如安徽淠史杭灌區,自1958年至1982年,在淮河水系的淠河、史河,及長江水系的杭埠河的上游建成5座水庫,又沿分水嶺修建了總乾渠2條、乾渠]3條,以及分乾渠和支渠358條,溝通了數條大河,灌區內修建中型水庫23座,小型水庫1100多座,開闢成千里灌區,使安徽的六安、霍丘、壽縣、舒城、合肥等十一縣市,和河南的固始、商城等縣的廣闊丘陵及平原900多萬畝農田受益,這充分說明渠塘結合的長藤結瓜式水利技術具有強盛的生命力。
――――――――
① 【晉書・食貨志】。
② 【中國農業百科全書・水利卷上】,農業出版社,1987年2月,第205頁。
作者:張 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