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18|回覆: 0

[古代科技] 宋代耒陽縣令曾之謹對於中國農耕文化的貢獻(1)

[複製連結]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11-9-8 15: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科技日報
曾之謹,南宋時人。祖籍江西泰和。祖父曾安止,字移忠(一作中),號屠龍翁。入仕之後『初調洪州、豐城主簿』,後曾任江州彭澤縣令。元v五年(1090),曾安止的父親曾肅逝世。後安止也『以目疾而退』,年僅四十餘歲。棄官後授宣德郎。退居後,從事調查和著述,在『周爰咨訪,不自倦逸』和『善究其本』的基礎上寫作了【禾譜】一書。


    【禾譜】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關於水稻栽培的專著。雖然全書已失傳,但從前人的有關記載和『曾氏族譜』所保留下來的部分內容來看,全書包括稻名篇、稻品篇、種植篇、耘稻篇、糞壤篇、祈報篇等內容。[1]是一部內容豐富而又資料詳實的著作。在當時就受到人們的高度評價。北宋紹聖元年(1094),五十九歲的蘇東坡遭貶,從南康軍(今江西星子)起程,過廬山下、經湖口、溯贛江而上,過廬陵(今江西吉安),見到了曾安止。蘇軾見過曾安止之後,曾安止出所作【禾譜】。讀過【禾譜】之後,蘇軾在『秧馬歌一首,並引』中寫道:『過廬陵,見宣德郎致仕曾君安止。出所作【禾譜】。文既溫雅,事亦詳實。』


    但蘇軾對於【禾譜】也有美中不足之感,『惜其有所缺,不譜農器也。』當時曾安止已失明,不能補寫,過了一百多年,曾之謹才替他實現了這個願望,彌補了祖先所遺留下來的缺憾。


    曾之謹是曾安止的侄孫,寫作【農器譜】時,身爲耒陽縣令。曾之謹寫作【農器譜】除了受到其祖父的直接影響之外,還可能與其任職的地方有關。耒陽地處湖南南部,是個稻作農業較爲發達的地區。考古發掘證實,包括耒陽在內的湘南地區,有可能是中國稻作農業最早的發源地之一。在道縣玉蟾岩就曾出土過一種距今一萬四千年以前,兼有野、秈、粳綜合特徵的稻穀,據專家考證屬於從普通野稻向栽培初期演化的最原始的古栽培稻類型。爲稻作農業起源研究提供了新的證據。不僅如此,一些歷史傳說也表明耒陽一帶與農業起源有某種特殊的聯繫。耒陽之得名便與神農創耒的傳說有關。而神農氏又爲中國農業的始祖。他曾斫木爲耜,揉木爲耒,教民耕耨,播種五穀,從此開始有了農業。湘南一帶是神農氏活動的主要地區之一,這裡留下了許多神農氏的足跡。湘南一帶的稻作農業,不僅起源早,而且發展快。很久以前,這裡的稻農就掌握了溫泉種稻技術,並成功地實現了一歲三熟。[2]正是在這樣一塊具有悠久的農耕文化傳統的熱土上產生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農具專著――【農器譜】。曾之謹到耒陽任職自然知道耒的意思,於是便在先輩的影響之下寫作了【農器譜】,而【農器譜】的第一篇便是耒耜。


    昔神農作耒耜以教天下,後世因之;佃作之器雖多,皆以耒耜爲始。然耕種有水陸之分,而器用無古今之間,所以較彼此之殊效,參新舊以兼行,使粒食之民,生生永賴。仍以蘇文忠公所賦秧馬系之,又爲農器譜之始。所有篇中名數,先後秩序,一一用陳於左。


    這段文字原是元代王禎【農書・農器圖譜】爲『耒耜門』所作序,從序言中可以看出,『耒耜門』本應爲農器譜之始,但在元代王禎【農書・農器圖譜】中,『耒耜門』卻出現在『田制門』之後。由此我們認爲這段話最初可能是曾之謹【農器譜】中的原話,因爲【農器譜】正是以耒耜『爲農器譜之始』。以耒耜爲【農器譜】之首,不僅是反映了農業生產的實際,也可能是受到曾之謹在任地耒陽這一特殊的地理名稱及其背後的歷史事實的影響。


    【農器譜】寫成之後,曾之謹曾請他的同鄉周必大(1126-1204)爲其書題詞,周必大於嘉泰辛酉(1201年)八月爲該書作序,[3]又嘉泰壬戌(公元1202年)正月戊午【跋東坡秧馬歌】提到,『近歲移忠侄孫之謹已譜農r成公素志予嘗爲之序其與禾譜並傳無疑矣』[4]。以此知該書成書時間當在1201年以前。又有史料提到,幹道七年(1171年),辛卯解試中有泰和人曾之謹的名字。[5]據此推測,【農器譜】當爲曾之謹中年以後的著作。成書之後,曾之謹曾將書寄給了當時著名詩人陸游等人,陸游(1125-1210)曾在1205年前後給該書題詩。曾之謹留下的史料不多,除了有關【農器譜】的上述史料外,我們還從周必大的文集中知道他有孫男三人孫女三人。


    和其祖父曾安止的【禾譜】一樣,【農器譜】也受到人們很高的評價。陸游給該書的提詩中寫道:『歐陽公譜西都花,蔡公亦記北苑茶,農功最大置不h,如棄六經崇百家。侯奮筆譜多稼,儋州讀罷深咨嗟,一篇秧馬傳海內,農器名數方萌芽。令君繼之筆何健?古今一一辨等差。我今八十歸抱耒,兩編入手喜莫涯。神農之學未可廢,坐使末俗慚浮華。』[6]原來,宋時在士人之中興起了一股寫作譜錄的風氣,陸游詩中提到的便是這種現象,詩中的歐陽公指的是北宋時期的歐陽修,他曾經寫過【洛陽牡丹記】。蔡公指的是蔡襄,著有【北苑茶錄】、【荔枝譜】等。這股風氣在某種意義上具有反傳統的意味,因爲『花草之流,可以悅目,徒有春華而無秋實,匹諸浮偽,蓋不足存。』[7]因此有關花草等觀賞植物的內容一直被排斥在『農家者流』之外,但進入宋朝以後,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人們的觀念發生了改變。曾之謹的祖父曾安止在【禾譜】自序中就提到:『近時士大夫之好事者,嘗集牡丹、荔枝 XE "荔枝" 與茶 XE "茶" 之品,爲經及譜,以夸於市肆』[8]。在人們追逐浮偽奢華的情況下,人類賴以生存的農業生產反倒受到冷落,這種本末倒置的做法也引起了部分有識之士的不滿,於是曾安止寫作【禾譜】,並受到蘇東坡的讚嘆。曾安止的侄孫曾之謹續寫【農器譜】。
可惜【農器譜】和【禾譜】一樣後來卻失傳了。王毓瑚說:『從明代末期起,書就不再見了。』[9]這不能不說是個遺憾。研究者們在爲尋找失去了的【禾譜】等而努力,並且找到了一些【禾譜】的片斷,而【農器譜】甚至連片斷也沒有找到,作爲有影響的著作難道真的就這麼容易失傳了?


    經過研究發現,曾之謹的【農器譜】並沒有失傳,而是大部分保留在元代的【王禎農書】中。王禎 XE "王禎" ,字伯善,山東東平(今東平縣)人,生活於十三、十四世紀之間。【王禎農書】寫成於1300到1304年之間。[10] XE "王禎" XE "【王禎農書】" 系由三部分組成,即『農桑通訣』、『百穀譜』和『農器圖譜』。 XE "王禎"  XE "【王禎農書】"  XE "王禎"  XE "南方"  XE "北方"  XE "【王禎農書】"  XE "王禎"  XE "【王禎農書】"  XE "【農器圖譜】" 其中【農器圖譜】的大部分內容可能來自於曾之謹的【農器譜】。


  周必大在爲曾之謹的【農器譜】所題序中提到,【農器譜】記述了耒耜、耨D、車戽、蓑笠、至刈、條簣、杵臼、斗斛、釜甑、倉庾等十項,還附有『雜記』[11]。從書名到書中所列項目的名稱不難看出,曾之謹的【農器譜】和王禎 XE "王禎"  XE "農書"  XE "【農書】" 的【農器圖譜】,有許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因此,雖然曾氏【農器圖】已失傳,但還是可以根據王禎【農書】的內容來考察曾氏【農器圖】的內容。


    耒耜 XE "耒耜" ,根據『農器圖譜』的記載,主要包括整地和播種農器,有耒耜、犁 XE "犁" 、牛、方耙、人字耙、耖 XE "耖" 、勞、撻、i XE "i" 、碌碡 XE "碌碡" 、` XE "`" 、耬車 XE "耬車" 、砘車 XE "砘車" 、瓠種、耕盤、牛軛、秧馬 XE "秧馬" 。


    耨D,在王禎 XE "王禎" 【農書 XE "農書" ・農器圖譜】中做『錢D XE "錢D" 』,是爲中耕農具,主要有錢、D、耨 XE "耨" 、i XE "i" 鋤、耬鋤 XE "耬鋤" 、鐙鋤、鏟、耘盪 XE "耘盪" 、耘爪 XE "耘爪" 、薅馬 XE "薅馬" 、薅鼓等。


    車戽,則可能相當於『農器圖譜』中的『舟車』和『灌溉』兩門,也可能僅僅是指『灌溉門』。倘若是前者則指的是農業運輸、農用建築和農田灌溉工具,包括農舟、划船、野航(舴艋)、下澤車、大車、拖車、田廬、守舍、牛室,水柵、水閘、陂塘 XE "陂塘" 、翻車、筒車、水轉翻車 XE "水轉翻車" 、牛轉翻車、高轉筒車 XE "高轉筒車" 、水轉高車、連筒 XE "連筒" 、架槽、戽斗、刮車、桔槔、轆轤、瓦竇、石籠、浚渠、陰溝、井、水U等。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