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18|回覆: 0

[古代科技] 論唐宋時期圩田的三種形態(1)

[複製連結]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1-9-6 08: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光明網理論
――以太湖流域的圩田為中心  


    【內容提要】本文認為學術界對於唐宋時期的圩田的種種爭論是由於江淮、浙西、浙東這些不同地區的圩田在形式上各不相同之故。浙東的圩田,又稱湖田,在山地高處的湖泊上闢地修築而成,而江淮、浙西的圩田築於低洼地。江淮圩田雖多單獨成圩,但往往規模宏大;浙西太湖流域的圩田則是由眾多圩田連片而成的集合體,其單個圩田往往規模較小。唐朝後期,隨着人口的增多,太湖流域中心的低洼地逐漸被人們開發,圩田開始大量湧現。由於太湖流域的圩田系統是一個眾多圩田的集合體,因此政府的管理和維護對圩田的正常運作起着很大作用,但入宋之後,由於政府管理圩田的公共職能逐漸廢馳,整個圩田處於一種無序的狀態之中,圩田隨之走向衰敗。  

    【關 鍵 詞】圩田/唐宋/太湖流域  
   

    【 正 文】  

  對唐宋圩田的研究,向來受到學術界的重視。對圩田在促進生產力發展中的作用,國內有關論著多持肯定的觀點:但是,宋人有關圍湖造田負面作用的記載也書不盡書。同一件事物,得出兩種迥然不同的結論。雖然有人解釋,圩田對促進農業生產是有積極作用的,但同時也存在着一些敝端。但這種模稜兩可的解釋很難令人信服。實際上,對圩田的評價不能一概而論,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圩田是很不相同的。日本學者玉井是博在其【宋代水利田の一特巽相】文中,依據地形不同,將南方所謂的『圍田』分為三種類型,即江淮的『圩田』、浙西的『圍田』與浙東的『湖田』。可惜他對三者的異同沒作具體的分析。(註:玉井是博:【支那社會經濟史研究】,岩波書店,昭和17年,第355-414頁。)但將這三類所謂的圩田區分開來,實在是很在道理的。  


  本文擬以浙西圩田即太湖流域的圩田為中心,對這一問題進行分析。  

      一 浙西圩田與江淮圩田的差異  

  什麼是圩田呢?南宋詩人楊萬裏【誠齋集】卷三二【圩丁詞十解・序】:  
  江東水鄉,河兩涯而田其中謂之圩。農家云:圩者圍也,內以圍田,外以圍水,蓋河高而田反在水下,沿通斗門,每門疏港以溉田,故有豐年而無水患。  
  可見圩田就是四周被堤圍着的耕地,因此又叫『圍田』。【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云:『孔子……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索隱】云:『圩頂,言頂上瓜也,故孔子頂加反宇,反宇者,若屋宇之反,中低而四傍高也。』因此,把這種土地叫作『圩田』,實在是非常形象的。  
  圩田的起源很早,但大規模興起則要到唐五代以後,太湖流域的圩田即是其中的典範。但上引【誠齋集】所說的圩田實指江淮一帶的圩田,而非太湖流域的圩田。兩者在運作方式上有其相似之處:田外築圩,圩外有水,旱則灌水入田,澇則放水出田;但是,其不同之處同樣是存在的。如范仲淹【范文正公集・政府奏議】卷上【答手詔條陳十事】:  
  且如五代群雄爭霸之時,本國歲飢則乞糴於鄰國,故各興農利,自至豐足。江南應有圩田,每一圩方數十裏,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門閘,旱則開閘引江水之利,潦則閉閘拒江水之害,旱澇不及,為農美利。又浙西地卑,常苦水,雖有溝河可以通海,惟時開導,湖泥不得而堙之,雖有堤塘可以御患,惟時修固,則無摧壞。又,王禎【農書】卷一一【農器圖譜・田制門】『圍田』條;  
  圍田,築土作圍以繞田也,蓋江淮之間,地多藪澤,或瀕水,不時淹沒,妨於耕種,其有力之家,度視地形,築土作。環而不斷,內容頃畝千百,皆為稼地。復有圩田,謂疊為圩岸,捍護外水,與此相類。  
  范仲淹將江南圩田與浙西堤塘分開論述,而王禎則將圍田與圩田加以區別。  
  要之,江淮圍田與太湖流域圩田區別有二:  
  其一,江淮的圩田往往圩圩相離,各自成田:而太湖流域的圩田則是多個圩田的集合體。【吳郡志】卷一九【水利】引郟言,謂:『或五裏、七裏而為一縱浦,又七裏或十裏而為一橫塘』,又謂:『其環湖畢[卑]下之地,則於江之南北,為縱浦以通於江;又以浦之東西,為橫塘以分其勢而棋布之,有圩田之象焉。』人們在這些橫塘、縱浦之間築圩裹田,從而形成一個由眾多圩田構成的棋盤狀的圩田體系。  
  江淮與太湖流域圩田的這種區別是由其不同地理環境造成的。  
  太湖流域東部屬於長江三角洲前緣的濱海平原,由長江等河流的泥沙在波浪、海流的作用下堆積而成,地勢較高,自東向西傾斜;它的西南面是以天目山為主峯的浙北丘陵,西邊的太湖沿岸和北邊的長江南岸沙嘴上分佈着一系列的殘丘,它們是天目山向東北的延伸。這些丘陵和高地把湖沼密佈的太湖平原包圍在中間,四周高,中間低,形成一個典型的碟緣盆地。在這樣的地貌環境中,水易積難泄,極不利於農業的發展。【宋會要輯稿】食貨八之三一載乾道八年權發遣鎮江府兵馬鈐轄王匱裕骸按蠼之南,鎮江府以往,地勢極高,至常州地形漸低;錢塘江之北,臨安以往,地勢尤高;秀州及湖州地形極低,而平江府居在最下之處。使歲有一尺之水,則湖州、平江之田,無高下皆滿溢。每歲夏潦秋漲,安得無一尺之水乎?』說的便是這樣情況。四周為高田區,中間為低田區,後來的圩田便是從低田區興建起來的。  
  江淮的圩田大多建在現在江蘇、安微兩省沿江兩側狹長的平原地帶。在這些地區,平原的一側是高出地面的長江,另一側是綿亙相連丘壠。沈括說:『江南大都皆山也,可耕之土皆下濕,厭水瀕江,規其地以堤而藝其中,謂之圩。』(註:沈括【長興集】卷二一【萬春圩圖記】。)這裏『厭水瀕江』四字,正道出了江邊平原圩田興起的地理環境。比較典型的就是蕪湖的萬春圩,見沈括【長興集】卷二一【萬春圩圖記】:  
  ……夫丹陽、石臼諸湖,圩之北藩也。其綿浸三、四百裏,當水發時,環圩之壤皆湖也。如丹陽者尚三、四。其西則屬於大江,而規其二十裏以為圩……又曰,圩之西南,迎荊山為防……萬春圩位於蕪湖平原,其地西臨長江,北面是丹陽、石臼諸湖,西南則皖浙邊境的丘陵,有若干條河流流向山下平原;地勢低下,四面受水,易患水患,這種情形與太湖平原完全一致。  
  可見,兩者的共同之處是圩田都修築在低洼地,但太湖平原地勢開闊,範圍廣大,差不多把蘇、秀、常數州之地大部分包含在裏面,足可形成一個圩田體系;而江淮圩田修築在長江與其兩側的丘壠之間,地勢狹隘,只能單獨成圩。  
  其二,江淮的圩田規模宏大,而太湖流域的單個圩田相對狹小。  
  先說圩田的田積。【文獻通考】卷六【田賦考・水利田】載乾道九年(1173)五月葉衡言:『寧國府惠民、化成舊圩四十餘裏,新增築九裏余:太平州黃州鎮福定圩周圍四十餘裏,延福等五十四圩周圍一百五十餘裏,包圍諸圩在內;蕪湖縣圩岸大小不等,周圍總約二百九十餘裏;通當途圩岸共約四百八十餘裏,並皆高闊壯實,瀕水一岸種植榆柳,足捍風濤。』所說的即是南宋江淮圩田的情形,動輒數十裏,上百裏;反觀太湖流域的圩田,『或五裏、七裏而為一縱浦,又七裏或十裏而為一橫塘』,規模自然大不到哪裏去。又單鍔【吳中水利書】:  
  或又曰:竊觀諸縣高原陸野之鄉,皆有塘圩,或三百畝,或五百畝,為一圩,蓋古之人停淥以灌溉民田。(註:【蘇軾文集】卷三二【錄進單鍔吳中水利書】,中華書局點校本,1986年,第3冊,第924頁。)圩田的大小不過三五百畝。  
  再以圩堤高低而論,太湖流域雖多積水,但水多不深,郟僑謂:『其間深者不過三四尺,淺者一二尺而已。』(註:范成大【吳郡志】卷一九【水利】,江蘇古籍出版社點校本,1999年,第285頁。)郟亦謂:『借令大水之年,江湖之水,高於民田五七尺;而堤岸尚出於塘浦之外三五尺至一丈。』(註:范成大【吳郡志】卷一九【水利】,江蘇古籍出版社點校本,1999年,第270頁。)因此,圩岸也不會太高,『崑山、常熟、吳江三縣,堤岸高者七八尺,低者不下五六尺』(註:范成大【吳郡志】卷一九【水利】,江蘇古籍出版社點校本,1999年,第272-273頁。),非如范仲淹所說江淮圩田『如大城』者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