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环球科技报 三、“那”:红水河流域稻作文明的历史印记
田是稻作农业劳动的主要对象,也是稻作农业基本的条件。“田”在壮泰语中称为“那”,或者说,“那”是壮泰语“田”的汉字记音,有时也记作“纳”,并且被广泛地嵌入地名,我们称之为“那”字地名。从地图上可以看到,东起我国的珠江口,西到缅甸西南部,南起泰国南部、越南中部、老挝和我国的海南省。北到我国的贵州省中部,这一个广大的区域内,分布着大量的“那”字地名。而区域范围较小、在地图上未能标出的“那”字地名,更难计其数。壮侗语民族以稻作为主,他们居住的地方往往与稻田连在一起,而且生活也与稻田息息相关,因而他们聚居的村落(一般称为“板”、“曼”、“班”)常以他们俗称的各类田命名。这种以“田”字命名的地名的主要特点是:以各类田的俗称作为标志,采用“类名加专名”的办法,构成以“那”起头的“齐头式”地名。红水河流域大量分布着冠“那”(纳)字的地名,从地图上看,巴马瑶族自治县有那桃、那社、那弄、那门、那敏、那坝、那朝、那莫、那勒、那享、那浪、纳乐、纳标、纳盘、纳塘、纳克、纳怀、纳就、纳立、纳维;风山县有那兵、那爱、那拉:那烘、.那老、那乐、那英、那王、那东;天峨县有纳直、那里、纳特、纳碍、纳合、纳洲、纳沙、纳赖;南丹县有那地、纳定、纳老、纳弄、纳塘、拉纳、纳庄、纳包沟、纳沙、那茶、纳羊、纳巴、纳腰、纳造、纳奎、纳瓜、纳劳、纳更、纳母;马山县有塘那、排纳、那细、那敏、上那龙、新那兴、那楼、那仙、那烟、那乐、那达、那鸡、那荷、那卜;大化瑶族自治县有那浪、那定、那色;都安瑶族自治县有弄纳、那共、纳维、那作、那伍下、那墨、那造、那盘、那麻、那料、那图、那浩、那甘、那烈、那燕、西纳、纳兴、那瓦、纳上、纳坝、纳坡;忻城县有那满、那北、上六纳、那卧;来宾县有那垒、小那角、大那赖、那谷;武宜县有江那,等等。地名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地理实体、居民聚落和地域区划所取的名称,是特定的语言符号和人类活动的历史印记,它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又有着顽强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德国著名的语言学家T・Grimm说:“关于各民族的情况,有一种比之骨头、工具和墓葬更为生动的证据,这就是他们的语言”。(6)根据语言发生学原理,事物的名称是随着这一事物的出现而出现的。“那”字地名的出现,是与稻作农业的出现联系在一起的,是稻作文明出现的历史印记,它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壮族稻作农业文化的本来面目。这种以“那”为主要特征的文化现象,我们称之为“那”文化。“那”文化即稻作文化,是华南――珠江流域独具特色的稻作文化,它具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四、布洛陀神话和《麽经布洛陀》中的稻作文化
红水河流域广泛流传着布洛陀神话和壮族麽教经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