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31|回覆: 0

[古代科技] 淺談【尚書】與中國傳統農業地理學(1)

[複製連結]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10-12-8 14: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環球報
引言  
    【尚書】這部中國最早的歷史資料匯編,在其字裏行間處處可見一些中國傳統農業地理學的記載,在以往的研究中,多着重於文字的訓話、篇章的分合、真偽的鑑定這些內容,而對於其有着積極的科學意義的農業地理學內容則視而不見。應該說,在【尚書】一書寫作的前後,正是中國傳統農業大發展的特殊時期,在傳統農業經歷了由茹毛飲血、刀耕火褥到畜力牽引、精耕細作的轉換過程中,【尚書】各篇由於不成於一時一人之手,這些文字對於了解當時的農業地理情況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1宜農作物的選擇促成了土地對於人口的承載  
    中國原始農業從其產生之初就以種植業為解決生產問題的根本大計。在長期的採集過程中,古人通過千挑萬選,對適宜作為農作物的野生植物選擇和馴化,逐漸培育出基本的宜農作物。從『嘗百草』、『播五穀』到『種米粟』,『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充滿了神奇的故事趣味和艱難的曲折風險。宜農作物的選擇促成了有限開墾的土地對於不斷繁衍的人口的承載。  
  1.1基本生存所需的宜農作物的記載  
    在有限的土地上承載足夠多的人口,首先就涉及到宜農作物的選擇,其產量和質量就是關鍵的因素。【尚書】中所涉及到的『百穀』主要有谷、禾、翟、秸、櫃、米、黍、粟等以及加工之後產生的模( qin)、食、糧、玉食等。例:  
    百穀(3):穀類總稱;【堯典】篇有:『播時百穀』;【洪範】篇有:『百穀用成』、『百穀用不成』。谷:莊稼總稱;【呂刑】篇有:『農殖嘉穀;百穀』。  
    禾(2):莊稼的總稱;【金滕】篇有:『禾盡堰,大木斯拔,邦人大恐』、『王出郊,天乃雨,反風,禾則盡起』。  
    翟(2):穀物名;【盤庚上】篇有:『乃不畏戎毒於遠邇,惰農自安,不昏作勞,不服由畝,越其罔有黍翟;,【酒浩】篇有:『妹土嗣爾股肪純,其藝黍翟,奔走事厥考厥長。  
    米(2):穀米;,其中【禹貢】篇有:『四百裏粟,五百裏米』。另【益櫻】篇有『藻、火、粉、米、漏,敝"稀、繡』。  
    黍(2):穀物名;【盤庚上】篇有:『乃不畏戎毒於遠邇,惰農自安,不昏作勞,不服田畝,越其罔有黍稠;,【酒浩】篇有:『妹土嗣爾股肪純,其藝黍翟,奔走事厥考厥長』。  
    粟(1):穀子;【禹貢】篇有:『四百裏粟,五百裏米』。  
      以上是未加工的百穀,古人把這些糧食加工後做成熟食則有:  
    糧(1):乾糧;【費誓】篇有:『峙乃糧糧,無敢不逮,汝則有大刑』。  
    食(6):指食物;民食,引申指農業生產;【堯典】篇有:『食哉惟時』。玉食:美食;【洪範】篇有:『惟闢作福,惟闢作威,惟辟玉食』。  
    糧(1):食糧;【費誓】篇有:『峙乃糧糧,無敢不逮,汝則有大刑』。  
    另外果樹記載有桑、橘、抽等:  
    桑(1):樹名,桑有堪;【禹貢】篇有:『桑土既蠶,是降丘宅土』。  
    橘(1),抽(1):水果名;【禹貢】篇有:『厥包橘抽錫貢』。  
    『中國糧食作物的種類在新石器時代己有粟、黍、稻、麥等種類,其中又以粟和稻種植的時間最早,分佈的地區最廣。到西周時期已大體俱全了。其中粟和翟又是當時主要的糧食作物,;}z}。在【尚書】中,提到糧食作物,主要也是講粟翟。例如【盤庚】篇說:「,」隋農自安,不昏作勞,不服田畝,越其同(gang)又黍、翟』,【酒浩】篇說:『其藝黍櫻,奔走事厥考,厥長』,這都反映了黍、櫻在這個時期的重要性。  
  1.2生活和生產所需物品的記載  
    民以食為天,解決了基本的吃飯,生存無虞了,先民也不放棄對於那些未能馴化的野生植物的利用,用以改造自己的生活。如其對『草』的稱謂,計有草、卉、當菱、茨、菱、著茅、藻、麻、桌等。例:  
    草(6):草木植物總稱;【堯典】篇有:『疇若予上下草木鳥獸』;【禹貢】篇有:『厥草惟夭,厥木惟喬厥土赤值墳,草木漸包厥草惟舔,厥木惟條』;【洪範】篇有:『五者來備,各以其敘,庶草蕃龐(wu)"。  
    卉(1):草總稱;【禹貢】篇有:『島夷卉服』。  
    茨(1):茅、葦之類;【梓材】篇有:『若作室家,既勤垣墉,惟其塗壁茨』。  
    菱(1):餵牲口的草;【費誓】篇有:『魯人三郊三遂,峙乃當菱,無敢不多,汝則有大刑』。自菱:餵牲口的草;【費誓】篇有:『峙乃自菱』。  
    除了草以外,【尚書】中還記載了大量的樹木相關的內容:喬、干、木、柏、柱(chun)、漆、桑、樹、松、條、桐、抽、橘、犀、桔、莫、刊、朴、桔、器、琴、瑟、矢等。  
    喬(1):高大;【禹貢】篇有:『厥草惟夭,厥木惟喬』。  
    柏(3),鈍(1):樹名;【禹貢】篇有:『鈍、斡、括、柏』。  
    漆((2):樹名;【禹貢】篇有:『厥貢漆絲,厥筐織文厥貢漆、、、,厥筐纖擴;。  
    犀(1):山桑;【禹貢】篇有:『厥筐犀絲』。  
   
   
   
    松(1):樹名;【禹貢】篇有:『岱吠絲、桌、鉛、松、怪石』。  
    條(1):枝條,引申為長;【禹貢】篇有:『厥草惟睬,厥木惟條』。  
    桐(1):樹名;【禹貢】篇有:『羽歐夏翟,峯陽孤桐』。  
    這些記載雖然與人們的吃飯沒有直接關係,但是間接地改善了人們的居住環境和生活條件,也都有效地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  
  2農事活動的頻繁反映出先民對於土地的開發  
    通過對【尚書】中記載的農作物的研究,可以看到人類活動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這些農事活動的頻繁化與經常化,使得土地的開發和利用更加充分。先人通過辛勤的嘗試與耕作,合理配置與佈局,推廣科學技術,改良品種,增肥改土,改進經營和管理方式,提高勞動生產率等,人們付出了有效的勞動,採取多種措施,因地制宜,適地適種,才能獲得高產、優質。因此農業生產發展的過程也是人類重視自然地理環境因素深刻影響的過程,而一部農業發展史則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文明史。  
  2.1農事活動對於壤土的改造  
    土壤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土壤的本質屬性是具有肥力,而讓土地具有肥力則是人力改造的結果。田地、土壤是關係非常密切的詞語,這幾個字在【尚書】中多次出現,意義也大致相近,土字共出現55次,田字共出現18次,壤字共出現5次,另外於土地、田地相關的敗字在【尚書】中出現4次,堡字出現了6次,苗字出現1次。  
    從開放的自然系統裏看,外界的物質和能量由其它的自然地理要素不斷向土壤輸入,必然引起土壤存在狀態的改變;而土壤通過自身的肥力,為植物生長供應和協調營養因素(水分和養料)以及協調環境條件(溫度和空氣);【禹貢】篇中根據土色、質地和水文學,將九州土壤分為白壤、黑墳、赤值、塗泥、青黎和濱海廣斥等,同時結合地形、植物和土壤利用等方面的因素,將土壤進行分類,顯然是世界上土壤分類最早的實驗。這種土地分類的級別是到土類,是一種應用層面上的分類。  
    土:泥土、土壤,【益櫻】篇有『惟荒度土功』,就是指治理水土的事;【酒浩】篇有『惟曰我民迪小子惟土物愛』,其中土物是指土裏生長出來的農作物,土生土長就有了另一層引申義,即鄉土的、本土的意指;【召浩】篇有『自服於土中』,土中指洛邑,洛邑在九州的中心,這裏面又有土地、國土的意思,進而演化為國土、疆土之意。  
    壤,【尚書】全書中出現的5次中有4次在【禹貢】篇:『厥土惟白壤』、『厥土惟壤』、『厥土惟黃壤』、『成則三壤,成賦中邦』,皆為土壤之意,另【康王之浩】篇有『敢執壤奠』,是土壤、地裏所產出的(物品、農作物)。按李學勤本【尚書正義】的解釋,冀州土壤本色為然,水去土復其性,色白而壤,而雍州色黃而壤;豫州只言壤,不言其色,是因為州內之土的顏色不統一、無法概括的原因;九州別定賦稅,依據三種土壤而定,因土壤的肥瘩存在差異,故分其壤為上中下三等。從這裏也可以看出古人對於土壤肥力的認識還是比較科學的,所以能夠根據土地的產出來計算肥瘩的等級,且大略地分為三品,從而定賦為九等,以之為貢賦之差。  
    萬物土中生,所以為了發展農業生產,人們十分重視土壤資源的開發、利用及改良,如開墾荒原、平整土地、耕作施肥,灌溉排水等。於是在開墾前的自然土地一旦經歷了人們的勞動,就由自然化的土壤逐漸地向耕種化的土壤方向演進,最終成了勞動的產物。土壤是一種非常珍貴的可再生資源,由於它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土壤過程又具有繼承性和疊加性,土壤的性質也就多樣化,因此古代對於土壤屬性、生產力狀況等因素的研究也就顯得彌足珍貴。  
  2.2亦苦亦甘的農事活動  
    為了使農業得以發展,要有相應的農耕活動和農耕工具的創造,反映在傳說中就是神農氏創製斤斧來相,以墾草莽。反映在現實生活中就是人們對於農事活動的規律性的把握:稼稿、勤、藝、勞、農、後櫻、稽、殖、種、侄等文字記載。【盤庚】中直接涉及農業狀況者,如:『若農服田力稿,乃亦有秋。乃不畏戎毒於遠邇,惰農自安,不昏作勞,不服田畝,越其周有黍翟』。這是盤庚率臣民遷殷後,對那些不願在殷地居住的臣民訓誡的一番話。前者把農業比作結網的大繩,後者則告訴人們:如果農人不去勞作,那就會得不到好的收成。言外之意就是不參加農事活動就會使社會生活受到嚴重的影響。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