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鳳凰網
當時,唐王朝制定出非常出色的土地政策和賦稅制度,使黃河流域的土地開發規模達到了空前的水平,唐朝創造出了前所未有的農業奇蹟,迎來了夢幻般的『盛唐氣象』。然而黃河中下游地區在唐朝的大規模開發下,終於達到了地力的極限。唐朝中期以後,帝國再次陷入激烈的秩序動盪,農民起義和藩鎮割據成了唐帝國下半生的主題。最終,中國進入了50餘年的五代十國大分裂時期。
看起來,黃河文明似乎已經危機重重。但是,爲什麼中國的文明沒有像古埃及和古巴比倫那樣徹底衰亡,而是薪盡火傳,一直延續至今呢?因爲我們還有另一條大河――長江,在它的懷抱里有另一種糧食作物――水稻在等待我們的祖先。
水稻挽救了中華文明
水稻種植,在中國作爲一種大規模的農業,大約在北宋的時候興起。自從宋朝從越南引進優質品種的占城稻之後,水稻真正擔當起了承載中華文明的重任。
水稻是一種喜愛水熱性氣候、需要大量水資源的作物,非常適合長江中下游和珠江三角洲種植。這種作物產量非常高,農民撒下去的種子通常可以收穫20倍左右的稻穀。這與小麥4倍於種子的產量相比顯然是非常可觀的。再加上長江流域以南地區氣候溫暖濕潤,一年可以種植兩季甚至三季,這意味著同樣面積的土地,可以種植的水稻要比小麥多出好幾倍。這對於因爲糧食危機不斷陷入動亂的古代中國人來說簡直是天大的福音。
更重要的是。種植水稻的土地不需要休耕,只需要每年適當補充養料就可以持續不斷地耕種,比起種一季就得休耕一兩年的小麥來說,大大緩解了人地之間的矛盾。再加上水稻常年浸泡在幾十厘米深的水中生長,避免了麥田反覆灌溉使水分大量蒸發造成的鹽鹼化問題。地力衰老的周期大大延長,無形中也延長了農業生產衰落的周期。
從北宋開始,中國古代王朝的經濟重心便正式從黃河流域轉移到了長江流域。與小麥農業一同衰落的中華文明也在水稻農業中重獲生機。
1000年前的分水嶺
如果把宋朝看做小麥經濟和水稻經濟的分水嶺,我們會發現,水稻接掌中國農業後,中國統一王朝的更迭周期比過去延長了。
從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的統一王朝開始算起,到北宋建立之前。中國一共經歷了秦、西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十個朝代更迭,歷時1180餘年,平均每個朝代只有100多年的時間。而從北宋到清朝滅亡,一共有北宋、南宋、元、明、清五個王朝,歷時950餘年,平均每個王朝接近200年。北宋以前朝代更迭頻繁,與黃河流域的小麥農業不無關係。而北宋以後以長江流域的水稻生產作爲帝國生存的基礎。顯然大大改善了帝國的健康狀態。
從歷史上的人口數據來看,北宋以前中國人口從未超過6000萬,但是北宋以後人口急劇增加。到清朝末年達到了4億。作爲人口增長的基礎,主要糧食作物發生變化無疑具有決定性意義。
從小麥到水稻的轉移給中國政治的格局也帶來深刻的變化。北宋以前的3000餘年間,中國的人口、經濟集中在黃河流域,中原地區社會經濟繁榮,相對於北方游牧民族具有相當大的優勢,因此游牧民族雖然屢次南侵,卻始終不能深入到帝國的縱深地帶。但北宋以後。由於經濟重心轉移到了長江流域。黃河流域的人口大量南遷,使中原地區變得空虛起來,給了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機會。北宋與遼、南宋與金的恩怨就是這種狀況的寫照。隨後,蒙古和滿族也都先後成爲了中國的統治者。這在北宋以前是從來沒有過的。
我們也錯過了機會
在世界歷史上,一個時代的危機,往往可以成爲開啟下一個時代的契機。古代西歐的人們與北宋以前的中國人一樣,常常面對糧食供應不足的危機。自從羅馬帝國衰亡之後,歐洲分裂成爲大大小小的民族國家,長期缺糧使他們內亂頻繁,戰爭不斷。他們並沒有水稻來救急。於是便採取各種各樣的方式解決生存問題,包括大力發展工商業,用工業產品從遠方換來糧食。飢餓讓歐洲腳踏實地地走向了世界,並最終找到了工業化的道路。
相比之下,我們似乎很幸運,在我們的文明面臨生存危機的時候,我們利用水稻這種植物成功地應付下來,使歷史發展回到了原來的軌道上。我們始終守著最讓人感覺踏實的農業,無論商業還是工業都顯得沒什麼必要,甚至是不務正業。於是,機會在貧瘠的小麥田壟中到來,很快又從肥沃的水稻溝渠中流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