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中國經濟網 公元304年,西晉嵇含(公元263-306年)的【南方草木狀】記載了華南地區八十種植物,是我國最早的地方植物志。該書中有勞動人民利用一種螞蟻消滅柑橘害蟲的生物防治記載,西方到十九世紀才有類似的記載。
晉代戴凱之(生卒年代不詳)的【竹譜】是世界上最早的植物專譜,記述了竹的性狀和七十多個竹的品種。
公元533-544年左右,北魏賈思勰(生卒年代不詳)著【齊民要術】,系統地總結和記載了勞動人民的生產實踐經驗,內容包括農作物栽培,選種、育種、土壤肥料,果樹蔬菜,畜牧獸醫,養魚,養蠶,農副產品加工等許多技術。書中總結了我國北方農民抗旱保墒的經驗,形成了比較系統的旱作地區耕作理論。書中所記述的綠肥輪作制是我國古代農民的重要創造,歐洲到十八世紀三十年代英國人才開始推行綠肥輪作制。書中總結了群眾的育種經驗,提出了比較明確的品種分類標準和一套初步但較完整的選種和種子繁育制度,並已初步地認識到選擇在品種形成中的作用。書中還相當細緻地總結了一套較成熟的果樹嫁接技術。【齊民要術】是現存我國古代最重要的農業科學著作,在世界農學史、生物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賈思勰在【齊民要術・序】中強調了重視發展農業生產的主張,批判了輕視農業生產勞動的觀點。
【齊民要術】卷8中還記載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利用微生物方面的重要成就。在制醬法中明確地指出了『黃衣』(即黃麴黴孢子)的作用,這是微生物學史上的重要發現;在制曲中利用曲的濾液進行釀造的記載,表明對酶的作用已有初步的認識。西方到公元1897年德國人布希納(Eduard Buchner)才發現酵母菌濾液的發酵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