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網絡 【漢書・藝文志】以爲:『農家者流,蓋出於農稷之官。播百穀,勸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貨。孔子曰「所重民食」,此其所長也。』
農家學派在社會政治方面主張推行耕戰政策,獎勵發展農業生產,代表農民的利益和要求;同時他們還注重研究農業生產問題,探討和總結農業科學和農業生產技術。
許行是農家的代表人物,約與孟子同時代,其生平事跡可見於【孟子・滕文公上】。許行假託神農氏之言,主張『賢者與民並耕而食』、『市賈不二』,提倡人人平等勞動、物物等量交換,要求社會『均平』合理。他的主張反映了古代社會農民的一種理想,在當時產生了較強的影響,有儒家門徒也改拜許行爲師。許行有學生數十人,他們生活極爲簡樸,皆穿粗布衣服,以打草鞋、織蓆子維持生活。
【漢書・藝文志】載有農家著作『九家,百一十四篇』,計有【神農】二十篇、【野老】十七篇、【宰氏】十七篇、【董安國】十六篇、【尹都尉】十四篇、【趙氏】五篇、【汜勝之】十八篇、【王氏】六篇、【蔡癸】一篇,今皆不存。其中【神農】可能是許行的著作;【蔡癸】、【汜勝之】分別是漢宣帝、成帝時的著作,可見西漢時農家尚有影響。農家的思想和活動現可見於【管子】、【呂氏春秋】、【荀子】以及【淮南子】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