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中國傳統農業技術 明朝中葉,在江蘇常熟地區有一個名叫談參的人,他十分善於經營。原來人們為了防止水害總是把低洼的地方填起來,他來一個反其道而用之,將低洼的地方挖成塘,用於養魚。控出的土堆成堤岸,岸上種果樹。池塘邊種茭白等水生蔬菜,池塘上又架起了豬圈,用於養豬。這樣養豬又可以不佔用耕地,豬糞直接落入池塘餵魚。堤外農田種植水稻,通過水塘的排灌,又可做到旱澇保收。由於經營得法,談參一家的農業收入比別的農民提高了3倍,副業的收入又比農業的收入多了3倍,一下子成了遠近聞名的大富翁。
談參的這種做法由於用地少而獲利多,很快就在地勢低洼的太湖地區和珠江三角洲地區推廣開來,並依照各地的實際情況,加以變通。在太湖地區,有的是以農副產品養豬,以豬糞肥田,形成田豬互養。『養豬不掙錢,回頭望望田』,單純養豬利潤是很低的,但養豬的副產品則有很高的肥料價值,據估計一頭豬能在六個月內積15擔豬糞,可供一畝半的肥料,因此當地有『養了三年無利豬,富了人家不得知』的說法;有的是以青草、桑葉養羊,以羊糞壅桑。嘉湖地區所養的羊主要是湖羊,一隻湖羊一年能吃草葉約1400斤,所產的羊肉和皮毛的收入抵成本外,每年可淨得27擔羊糞;還有的是以魚塘種桑、種果或種蔗等,形成所謂的『桑基魚塘』、『果基魚塘』和『蔗基魚塘』,這種形式主要盛行於珠江三角洲地區。果基魚塘在明初出現,基上種植荔枝、龍眼等果樹,既可以固堤又可以增加收入。蔗基魚塘出現於近代,塘基上種蔗,蔗渣下塘養魚或肥田,塘泥作為甘蔗或大田的肥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的桑基魚塘。
所謂桑基魚塘,其辦法是將低洼地挖深變成水塘,挖出的泥堆放在水塘的四周為地基,基和塘的比例為六比四,六分為基,四分為塘,基上種桑,塘中養魚,桑葉用來餵蠶,蠶屎用以飼魚,而魚塘中的塘泥又取上來作桑樹的肥料。通過這樣的循環利用,取得了『兩利俱全,十倍禾稼』的經濟效益。
桑基魚塘的特點是它不僅可以充分利用水面養魚增加收入,同時消除了內澇的威脅,有利用於水稻灌溉,適應了當地地勢低洼、雨水充沛、河道密佈、水域資源豐富的特點。
桑基魚塘是中國水鄉人民在土地利用方面的一種創造,也是中國建立合理的人工生態農業的開端。它既能合理利用水利和土地資源,又能合理地利用動植物資源,不論在生態上,還是在經濟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效益,贏得了世界注目。聯合國大學副校長、國際地理學會秘書長曼斯・哈爾德,在參觀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魚塘以後就曾說過:『基塘是一個很獨特的水陸資源相互作用的人工生態系統,在世界上是很少有的,這種耕作制度可以容納大量的勞動力,有效地保護生態環境,世界各國同類型的低洼地區也可以這樣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