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摘自《历史分光镜》 集约农作可利用妇女与儿童力从事较为不劳累的工作,如除草、除虫、施肥之类。同时集约农作要求长期而继续的工作。是以集约农作既可减少季节性的劳力闲置,又可使次级劳动力也投入生产。一年多作更缩短了土地休闲的时间。然而,中国的北方究竟有相当长期的霜期。汉帝国的核心区域为关中与中原,冬季颇长,生长季节大受气候的影响而缩短。于是一岁之中,到底免不了有劳力需求分布季节性不均匀的现象。春耕秋获,最为忙碌,而冬季则不失为闲季。
闲季中主要劳动力(男性)及全年中未完全使用的次要劳动力(女性及儿童)都可有相当的时间从事其他非农业性的工作。凡此多少吸收了一些季节性的劳力闲置。其成果不是农业活动的间接支援,即是生产可出售的货品。有一些经济学家称这种非农业性活动为“Z”类活动。
王褒的《僮约》是两汉时代的幽默作品。髯如便了,原属于成都杨家,在王褒由原主买得便了时,便了要求将一应工作全部开单列出。《僮约》中列举了一个假想农各项农业活动,也包括了修缮渔猎畜牧负贩制造,各项非农业性的工作。农业活动了包括耕种、果蔬园艺种类,修缮工作包括修葺房屋沟渠农具,负贩包括菜、家禽、杂货等等,制造则包括编席结索及竹木器用。负贩范围可到主要道路及小路上的大小市聚。而出售的货品都不外同上述非农业活动生产所得。
农舍生产无疑会由近村贸易逐步发展为一个贸易市场网,其网络足以联系若干分散的聚落,使当地交易构成一种市场性质的农业经济。宇都宫清吉研究《僮约》,指出《僮约》中的当地贸易可达两个范围。一个大圈子以二百公里为半径,一个小圈子以五十公里为半径。《僮约》本身列举的贸易地点,也可分别为大都市、小城、市聚各级,符合网络分枝的情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