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63|回覆: 0

[古代科技] 古代農業科技人物

[複製連結]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07-1-19 16:0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網絡
賈思勰,北魏時期農學家,生卒年不詳。生活於公元5世紀末到6世紀中葉,益都(今壽光)人,曾任高陽太守。他所著的農學名著【齊民要術】,是中國農學史上一部經典性著作。
  【齊民要術】全書10卷,92篇,11萬多字,引述文獻達160多種。在書中,賈思勰建立了較爲完整的農學體系,對以實用爲特點的農學類目作出了合理的劃分。書中介紹了選種、浸種、施肥、輪作等精耕細作的方法;傳授了一些穀物、蔬菜、果樹和林木的栽培經驗;記述了家畜、家禽、魚、蠶等的飼養技術。從農副產品的加工、釀造到家畜、家禽的疫病防治,幾乎對農業生產所涉及的各個方面都作了較爲詳細、清晰的論述。這一農學體系,爲後人編篡農書所沿續。
  在【齊民要術】的各篇中,他都著意介紹和評述如何合理利用人力、物力、搞好經營管理。這種把天時、地利、人力有機地結合起來,強調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精耕細作,合理經營的思想,對後世農業生產有著極其深刻的影響。
  【齊民要術】反映了中國古代豐富的生物學知識。19世紀英國著名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創立者達爾文在他的【物種起源】名著中曾提到:『我看到一部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清楚記載著選擇原理。』這裡說的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即指【齊民要術】。
  【齊民要術】對於種畜的培育非常重視,記述了留取優良品種,注意孕期環境,繁殖仔畜的方法等,書中還收集了獸醫藥方達48種,內容包括外科、傳染病、寄生蟲病和普通病等,這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有關獸醫藥學的記載。
  【齊民要術】一書唐代傳至日本,至今世界上已有20多種譯本出版。它卓越的科學內容,對當時和後世的農業生產都有深遠影響。這是中國六世紀最完整、最有系統和內容最豐富的農業百科全書,也是世界農學史上最早的農學名著。
  徐光啟,生於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死於崇禎六年(公元1633年)。他是第一個把歐洲先進的科學知識,特別是天文學知識介紹到中國,可謂中國近代科學的先驅者。
徐光啟畢生用力最勤、影響最廣的是在農業方面。其中最重要的著作是【農政全書】,在農學遺產方面極負盛名。
  【農政全書】共六十卷,五十多萬字。其中作者自己寫作的大約有六萬多字,其餘引錄了二百二十九種古代和同時代的文獻。徐光啟不僅博採眾長,對大量材料進行了分類彙輯,而且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加了不少評註,表明了自己的見解。全書分做十二門,包括農本、田制、水利、農器、農時、開墾、栽培、蠶桑、牧養、釀造、造屋、家庭日用技術以及備荒救荒(荒政)等方面。重點在開墾、水利和荒政等幾項,篇幅占全書一半以上。這幾項農政在過去農書中都沒有系統敘述過,【農政全書】卻集中而系統地提了出來,成爲這部書的顯著特色。

  徐光啟一直致力於把中西科學結合起來。徐光啟採用西方改革曆法。在四年的時間裡,他完成了一百三十多卷的曆書編譯工作,因爲編纂在崇禎年間,取名【崇禎曆書】。徐光啟的天文工作,對於中國古代曆法的改革是一次飛躍性的突破,【崇禎曆書】奠定了中國近三百年曆法的基礎。
另譯著有西方的【幾何原本】、【泰西水法】、【測量法義】、【測量異同】、【勾股義】等。對中國當時的數學、天文、歷算、軍事、測量、水利和農業等學科作出了重要貢獻。

  宋應星,明朝萬曆十五年(公元1587年)出生於江西奉新縣,大約在清順治年間(公元1661年前後)去世。是明代(公元1368年至1644年)傑出科學家,被譽爲『中國的狄德羅(Denis Diderot,18世紀法國博學多才的思想家)』。
  宋應星勤於著書,在做官期間就已完成了【論氣】、【談天】、【原耗】、【美利箋】、【雜色文】、【天工開物】等哲學和技術著作。在告老還鄉之後,又以文學著述自娛。宋應星大部分著作可惜已失傳,現只存【天工開物】、【野議】、【論氣】、【談天】和【思憐詩】五部作品。從中可看出他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和文學造詣。
  宋應星最著名和最有影響力是【天工開物】。此書詳細敘述了各種農作物和工業原料的種類、產地、生產技術和工藝裝備,以及一些生產組織經驗,既有大量確切的數據,又繪製了123幅插圖。全書分上、中、下三卷,又細分爲十八卷。上卷記載了穀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蠶絲棉苧的紡織和染色技術,以及製鹽、製糖工藝。中卷內容包括磚瓦、陶瓷的製作,車船的建造,金屬的鑄鍛,煤炭、石灰、硫磺、白礬的開採和燒制,以及榨油、造紙方法等。下卷記述金屬礦物的開採和冶煉,兵器的製造,顏料、酒麴的生產,以及珠玉的採集加工等。
  宋應星注意從一般現象中發現本質,在自然科學理論上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首先,在生物學方面,他在【天工開物】中記錄了農民培育水稻、大麥新品種的事例,研究了土壤、氣候、栽培方法對作物品種變化的影響,又注意到不同品種蠶蛾雜交引起變異的情況,說明通過人爲的努力,可以改變動植物的品種特性,得出了『土脈歷時代而異,種性隨水土而分』的科學見解,把中國古代科學家關於生態變異的認識推進了一步,爲人工培育新品種提出了理論根據。
在物理學方面,新發現的佚著【論氣・氣聲】篇是論述聲學的傑出篇章。宋應星通過對各種音響的具體分析,研究了聲音的發生和傳播規律,並提出了聲是氣波的概念。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