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順風東西沙島更路簿】正文
中新網海口11月13日電 (崔力 文朱磊)12日,海南省博物館對即將於15日館慶特別展覽上展出的【順風東西沙島更路簿】作介紹,『【更路簿】是海南漁民最早開發西沙和南沙的見證。』
11月15日為海南省博物館開館三周年慶,屆時『大海的方向――華光礁一號沉船特展』,為了配合展出,海南省博物館特赴瓊海潭門徵集【順風東西沙島更路簿】。
【順風東西沙島更路簿】長21厘米,寬14.5厘米,厚2.8厘米,對摺雙面紙。正文寫道,『自大潭駛往東海用干巽一線……』。 『大潭』即瓊海潭門港,『東海』即西沙海域,簡短的一句話清楚的記錄了出發地、目的地、航向以及航程,印證了海南漁民曾靠着一本【更路簿】和普通羅盤闖蕩西沙南沙海域的歷史。
被譽為『南海天書』的【更路簿】,是文字航海圖小冊子,沒有固定名字。【南海更路經】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以手抄本形式傳下來的,俗稱【南海更路簿】,也就是我們本文中多次提到的【更路簿】;一類是口頭傳承下來的,俗稱『更路傳』。【南海更路經】已於2009年2月1日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
據【瓊海縣誌】記載『明代永樂年間,歐村港、馮家埠、潭門埠、草塘埠一帶的漁民,已往返於西沙、南沙、中沙群島捕魚和居住』;【南海諸島地名資料匯編】一書有對西沙群島古廟遺址的記載等。海南省博物館工作人員稱,『以上的史料都有力地證明,在明代以前,海南漁民已駕駛帆船往返於西沙、南沙、中沙群島捕魚和居住了。』
海南省博物館朱磊認為,【更路簿】存在的價值與意義主要有以下兩方面:【更路簿】中記載的地名是由海南漁民命名並沿用至今,具有濃厚的海南方言特徵,例如以『峙』代替島和嶼,以『沙』或『線』指暗礁等,充分證明海南居民開發建設西沙、南沙的悠久歷史,是證明南沙自古就是中國領土的有力證據;【更路簿】中所記載的航行範圍不同於一般的航海針經書,側重在西沙和南沙海域,有關國外更路的記載不是很多,書中所記載的航線、島礁地貌和海況以及海浪、潮汐、風向、風暴等水文和氣象信息,對研究我國航海史、南海開發史都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