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學術研究 四、鄭和寶船的出現合於事物的發展規律
我國是造船和航海古國。早在公元前的秦漢時期就出現了中國造船史上的第一個高峰。『漢代的航海家已遠達印度和錫蘭』[22],『漢武帝在位時(公元前140一前87年)中國與東南亞和南亞各國已經雙方展開外交活動和經濟文化交流了"[23]。
唐代(公元618―907年)國力富強,航海活動已突破漢代的航線,與波斯、阿拉伯等地都有頻繁的交通[22]。當時我國船舶以體型巨大、構造堅固著稱,因此,『唐末五代間,阿拉伯商人東航者皆乘中國船』⑿。自北宋(960一1127年)起,羅盤用於航海:『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觀指南針』[24],有力地促進了造船與航海技術的發展。唐宋時期堪稱中國造船史上的第二個高峰時期。
* 鄭和行香碑今仍存於泉州郊外靈山的聖墓,文曰:『欽差總兵太監鄭和前往西洋忽魯謨斯等國公幹永樂十五年五月十六日於此行香望靈聖庇佑鎮撫蒲和日記立。』
元代國祚雖不長,而造船成就卻不可忽視。對元代的船舶,馬可・波羅⑾和伊本。拔圖塔⑿都有過高度評價。有的文獻認爲『元代幾十年的經營成果,延續到明代,使我國的造船業,達到超越前代的一個高峰』[25],或更明確提出『元明可說是我國造船史上的第三個高峰。』[26]
『唐代海船最大的長達二十丈』[22],宋代船舶有達三十丈者。[20,27,28]元明繼唐宋之後,既有建造大船的物質技術基礎,又有明朝廷爲執行『耀兵』、『示富』政策而造大船以出使西洋的實際需要。鄭和四十四丈大型寶船的出現是合乎事物發展規律的。
對鄭和寶船是否具有足夠的結構強度,有的文獻⑹持有疑問,本文不妨也利用類似的和傳統的方法作必要的分析。
按文獻[3]以明尺爲O.317米計,寶船的各項尺度可概略地作如下估算:
大型木船的板厚達到340毫米是完全可以的。1974年在泉州灣出土的宋代海船,長度僅30米,船殼板三重板的總厚度即達180毫米[13,14]。寶船的板厚若達到上述估算值的範圍,保證強度應當是沒有問題的。假如船舶吃水取爲8米,則排水量只有二萬三千噸左右,船底板的厚度如能達到275毫米就可以保證有足夠的強度了。
特別應當指出,爲了方便,前面是取甲板、舷板和船底板爲等厚進行估算的,而我國古船,特別是福船,底部有龍骨,舷側頂部有大歟均用優質巨木製成,對保證縱向強度特別有利。數目眾多的橫艙壁對橫向強度更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有的論文提出,在鐵船之前,世界木帆船即使登峰造極也不超過百米,排水量不超過四千噸。我們認爲這也是值得商榷的。姑且不論我國古代造船業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也姑且不論明朝廷爲『耀兵』、『示富』而力主造大船的需要,即使粗略地觀察一下國外在發展大型木船的不完整的資料,也難以同意前述論斷。
著名的尼羅河大型駁船,是根據公元前1500年的浮雕而復原的。[31該駁船是爲了沿尼羅河從Aswan採石場向Karnak運輸兩個巨大的尖樁而建造的。每個尖樁約重350噸,約高100英尺。從復原圖可以看出,該駁船總長約210英尺,合65米。這個大駁船是由27艘小船拖曳的,每船配30名槳手,總共需810人。
公元前三世紀末由托勒密四世(PtolemyⅣ)在亞歷山大城指導建造了配有4,000名槳手的雙體戰艦,長280cubit,合128米[32]
蘇聯道勒米頓托夫(H.K.ⅡOpMⅡOHTOB)教授在1953年出版的關於木船的教科書[30]中,載有不少大型木船的歷史資料。其中講到一種在裏海向阿斯特拉罕城運送石油的木駁船,長85米,載油1,600噸,後來船舶長度增加到96―117米。根據1912年在伏爾加河的調查,曾經登記過長達160米、寬達19.2米、擁有載重量6,500噸的大型木駁船。
日本造船史學者上野喜一郎在1980年出版的【船的世界史】[33]中,載有於1857年在美國建造的航行於北大西洋航線的木質客船 Addatic號的資料和圖片。該船長105.]5米,寬15.24米。這個資料是確切的,但我們相信它並不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船」。
儘管這些資料很不完整,但已足以使我們相信,即使在國外,在古代,大型木船也是有的。以外國沒有大型木船爲由,來推論鄭和寶船尺度的不可信,也是缺乏說服力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