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中国文化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造纸术已被现代工业造纸所取代,但在甘肃省康县大堡河一带,至今还延续着传统的手工造纸术,康县大堡镇庄子村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村落之一。
李生武是庄子村村支书,同时也是村里主要的造纸术传承人之一。1982年,22岁的李生武便继承了父辈的造纸技术,一做就是30年。他说,这里制造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土纸,造纸作坊以家庭为单位,男女老少都参加,造纸技术也是口口相传。
据介绍,这里的造纸工序十分复杂,有“造纸七十二道手,上墙还要吹一口”的说法。距村子半公里的纸坊沟,是村民们集中造纸的地方。略显狭窄的山沟杂乱地排列着几十间纸坊,有的纸坊保护较为完整,依然在使用,有的已经破旧不堪或坍塌废弃。村民李文美正在自家纸坊内捞纸。李文美用的“捞纸”工具是一件用极细的竹丝编成的帘子,只见他用捞纸帘在纸浆池中轻轻一荡,便将纸浆“捞”起来了。“每次捞三张纸浆膜,再经过后续工序,纸浆膜干了以后就是一张纸了。”李文美说。
李生武解释说:“纸张的厚薄平整完全取决于‘捞纸’师傅的功夫,轻荡则薄,重荡则厚。纸坯经过绞机压榨挤掉水分,再让其风干,然后又进入另一道关键工序――松纸,即把本来粘连在一起的纸坯分页。”
据康县文化部门考证,1919年至1923年,该县共有纸农6000余户,年造纸2.5万担。1958年前后,由于全社会破除封建迷信,主要用作祭奠的土纸被迫停产,直至1979年,私营造纸业再次在当地兴起。在李生武的记忆中,上世纪80年代是这里造纸较为辉煌的时代,全村40多户家家在造纸,没有人出去打工。那个时候每户村民平均一天能做2000张纸,每天有超过10元的收入。李生武说,因为造纸,当时村民的生活条件明显优于别的村落,家家都买了收音机、自行车和缝纫机。
近年来,由于土法造纸技术难度大、工艺周期长,加之捞纸、烘纸又非常辛苦,年轻人多不愿意学,所以掌握这项技术的人越来越少。另外,加上工业造纸的冲击,目前该村常年专门造纸的人家已不足10户,而仍在坚持生产的部分作坊也已步履艰难,经济收入逐年下降,传统造纸技术面临濒危状况。
“祖祖辈辈干了几百年的产业,我们不想放弃。” 李生武目前正在试图改变思路,想将土纸改为质量较高的书画纸,不再简单用来祭祀、焚烧。(张志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