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中國文化報 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傳統造紙術已被現代工業造紙所取代,但在甘肅省康縣大堡河一帶,至今還延續着傳統的手工造紙術,康縣大堡鎮莊子村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村落之一。
李生武是莊子村村支書,同時也是村裏主要的造紙術傳承人之一。1982年,22歲的李生武便繼承了父輩的造紙技術,一做就是30年。他說,這裏製造的是傳統意義上的土紙,造紙作坊以家庭為單位,男女老少都參加,造紙技術也是口口相傳。
據介紹,這裏的造紙工序十分複雜,有『造紙七十二道手,上牆還要吹一口』的說法。距村子半公裏的紙坊溝,是村民們集中造紙的地方。略顯狹窄的山溝雜亂地排列着幾十間紙坊,有的紙坊保護較為完整,依然在使用,有的已經破舊不堪或坍塌廢棄。村民李文美正在自家紙坊內撈紙。李文美用的『撈紙』工具是一件用極細的竹絲編成的帘子,只見他用撈紙簾在紙漿池中輕輕一盪,便將紙漿『撈』起來了。『每次撈三張紙漿膜,再經過後續工序,紙漿膜幹了以後就是一張紙了。』李文美說。
李生武解釋說:『紙張的厚薄平整完全取決於「撈紙」師傅的功夫,輕盪則薄,重盪則厚。紙坯經過絞機壓榨擠掉水分,再讓其風乾,然後又進入另一道關鍵工序――松紙,即把本來粘連在一起的紙坯分頁。』
據康縣文化部門考證,1919年至1923年,該縣共有紙農6000餘戶,年造紙2.5萬擔。1958年前後,由於全社會破除封建迷信,主要用作祭奠的土紙被迫停產,直至1979年,私營造紙業再次在當地興起。在李生武的記憶中,上世紀80年代是這裏造紙較為輝煌的時代,全村40多戶家家在造紙,沒有人出去打工。那個時候每戶村民平均一天能做2000張紙,每天有超過10元的收入。李生武說,因為造紙,當時村民的生活條件明顯優於別的村落,家家都買了收音機、自行車和縫紉機。
近年來,由於土法造紙技術難度大、工藝周期長,加之撈紙、烘紙又非常辛苦,年輕人多不願意學,所以掌握這項技術的人越來越少。另外,加上工業造紙的衝擊,目前該村常年專門造紙的人家已不足10戶,而仍在堅持生產的部分作坊也已步履艱難,經濟收入逐年下降,傳統造紙技術面臨瀕危狀況。
『祖祖輩輩幹了幾百年的產業,我們不想放棄。』 李生武目前正在試圖改變思路,想將土紙改為質量較高的書畫紙,不再簡單用來祭祀、焚燒。(張志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