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85|回覆: 0

[古代科技] 揭開活字印刷之謎(2)

[複製連結]
里人 發表於 2011-1-12 15: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光明日報
新方法驗證畢N活字實踐
鄒毅的學術研究中,最早的重大發現是活字本中的『同一性』。他在其收藏的古書【地藏菩薩本願經】中發現,此書一批書頁的邊框和版心墨跡,都出現了相同的殘損現象。而在另一批書頁中,則有另外一種相同的墨跡。由此他斷定,此書系由兩副活版交替排印。不久,他在自己的其他藏品中,也發現正文雖不同而邊框殘損狀況相同的書頁。經過反覆比對,他肯定這幾部書都是兩套活版交替所印。鄒毅便將活版的這種現象稱爲『活版同一性』,簡稱爲『同一性』。
再後來,他進一步發現,不僅晚清民國的活字本有同一性,連清初康熙年間的活字本【臨川吳文正公集】和明代活字本【小字錄】也存在著同一性。進而又發現,古代工匠不僅採用兩副活版交替排印,甚至採用三副、五副乃至更多副活版進行交替排印,以進一步提高效率。
鄒毅對各種活字本的同一性現象進行類比研究後,發現同一性不僅是鑑別活字本的一種新方法,更能證驗中國北宋時期畢N活字印刷的成功實踐。
北宋學者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曾這樣記載畢N的印刷細節:『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這段話說明,畢N用兩套活版來交叉刷印,加快了活版印刷的進度。而沈括所描述的兩塊鐵板,指兩副鐵質活版,工匠們有的排版,有的印刷,分工有序,進行流水作業。雖然各朝各代使用的活版材料發生著變化,作坊使用活版的數量各不一致,但交替排版印刷的原理和方法卻是一脈相承。
鄒毅認爲,活版同一性的發現,充分說明北宋時期沈括所記載的使用兩套活版交替排印的方法是準確無誤,並證實了中國千年活版印刷術的輝煌歷史。同時也用實證捍衛了中國的活字發明權。
期待更多專家學者論證
早在2005年,鄒毅的學術研究便得到了中國印刷博物館原副館長、北京印刷學院教授魏志剛先生的大力支持和鼓勵,並與中國印刷技術協會印刷史研究委員會建立了聯繫。2006年,鄒毅應邀赴京參加『中國印刷史學術研討會』,初步提出了自己的新見解。2009年8月,在北京印刷學院舉行的學術研討會上,作爲業餘研究者,鄒毅享受了特別待遇――破例得到邀請,作了一個小時的學術報告。報告中,鄒毅用大量的圖片和實物,演示自己總結的一整套活字鑑定新方法,從清代、明代到宋代,有論有據,一步步揭示出中國古代活字印刷的奧秘。新奇的觀點,驚人的論斷,縝密的論證,不僅博得與會專家學者的熱烈掌聲,更令學術界受到震動。
在2010年8月的『第七屆中國印刷史學術研討會』上,鄒毅兩次應邀作了學術報告。與會的60餘位專家學者,人手一冊【證驗千年活版印刷術】。鄒毅在書中提出,由於傳統活字鑑定方法的某些缺陷,致使一些早期活字印本被誤判爲雕版印本。鄒毅在書中初步論證:國家圖書館所藏宋版【文苑英華】和【東萊先生音注唐鑒】,可以判定爲宋代活字本。他還進一步提出自己的推測――目前國內各大圖書館博物館所藏宋元珍籍,有相當一部分亦可能是活字版。有學者認爲,如果鄒毅的這一推斷最終被證實,不僅將徹底改寫中國古代活版印刷史,而且有望結束學術界一直以來對印刷發明人的各種爭論。
目前,鄒毅仍在研究中國活字印刷術的歷史演變,前不久還去福建寧化縣,實地考察傳統木活字排印家譜。鄒毅說,他最大的心願是希望有關部門儘快組織專家學者論證其研究成果,重現華夏活版印刷術往昔的輝煌,進而全面評估中國古代印刷術對世界文明所產生的深刻影響。
(易運文  杜艷)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