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66|回覆: 0

[古代科技] 造紙術的發明

[複製連結]
真衣 發表於 2010-6-11 11: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網
2010611112340506.jpg

    造紙術簡介
是用以書寫、印刷、繪畫或包裝等的片狀纖維製品。一般由經過製漿處理的植物纖維的水懸浮液,在網上交錯的組合,初步脫水,再經壓縮、烘乾而成。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根據考古發現,西漢時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我國已經有了麻質纖維紙。質地粗糙,且數量少,成本高,不普及。
造紙術中國四大發明之一,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古人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製取絲綿。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這種漂絮的副產物數量不多,在古書上稱它為赫或方絮。這表明了中國造紙術的起源同絲絮有着淵源關係。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他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植物原料,經過挫、搗、抄、烘等工藝製造的紙,是現代紙的淵源。自從造紙術發明之後,紙張便以新的姿態進入社會文化生活之中,並逐步在中國大地傳播開來,以後又傳布到世界各地。
『赫蹄』的傳說
在講紙的發明以前,這裏先講一個關於『赫蹄』的小故事。
西漢末年,趙飛燕姐妹二人都被召入宮,得到了漢成帝的寵幸,一個當了皇后,一個當了昭儀。宮中有個女官叫曹偉能,生了一個孩子,按說應該是皇子。趙昭儀知道了,就派人扔掉孩子,把偉能監禁起來,給她一個綠色的小匣子,裏面是用『赫蹄』包着的兩顆毒藥,『赫蹄』上還寫着:『告偉能,努力飲此藥,……,』就這樣,偉能被逼着服毒死了。
這張包着藥還寫上字的『赫蹄』,究竟是什麼東西呢?二世紀末葉,我國學者應邵(東漢著作家。字仲遠。汝南南頓(今河南項城西南)人。少時篤學博覽。獻帝時,任泰山太守。獻帝初,舊章湮沒,書籍罕存,他編集所聞,著【漢官儀】十卷,凡朝廷制度,百官典制,多為他所訂立。還著有【風俗通義】三十卷、【漢書集音義】,今佚)解釋說,它是一種用絲綿做成的薄紙。原來在西漢時代,我國已經能製作絲綿了。製作絲綿的方法是把蠶繭煮過以後,放在竹蓆子上,再把竹蓆子浸在河水裏,將絲綿沖洗打爛。絲綿做成以後,從蓆子上拿下來,蓆子上常常還殘留着一層絲綿。等蓆子曬乾了,這層絲綿就變成一張張薄薄的絲綿片,剝下來就可以在上面寫字。
這種薄片就是『赫蹄』,也就是絲綿紙。
東漢永元十二年(公元一零零年),許慎寫成了中國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這部字典裏已經收有『紙』字。他解釋『紙』字的意思,就跟在水中打制絲綿有關。因為最早的紙是用蠶絲做成的,和做絲綿又有密切的關係,所以『紙』字就用『系』做偏旁。
這種絲綿紙的發明,是當時勞動人民努力實踐的成果。偉能死的時候是公元前十二年,毫無疑問,『赫蹄』的發明年代應該在這以前了。
用絲綿紙質量高,但要用蠶絲做原料,不可能大量生產,不過它的製造方法卻給後人很大的啟發。
造紙術的發明過程
    西漢初年,政治西漢麻紙穩定,思想文化十分活躍,對傳播工具的需求旺盛,紙作為新的書寫材料應運而生。許慎著【說文解字】,成書於公元100年。談到『紙』的來源。他說:『「紙」從系旁,也就是「絲」旁』。這句說話見當時的紙主要是用絹絲類物品製成,與現在意義上的紙是完全不同的。許慎認為紙是絲絮在水中經打擊而留在床蓆上的薄片。這種薄片可能是最原始的『紙』,有人把這種『紙』稱為『赫蹄』。這可能是紙發明的一個前奏,關於這種『紙』的記載,可以追溯到西漢成帝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漢書・趙皇后傳】中記錄了成帝妃曹偉能生皇子,遭皇后趙飛燕姐妹的迫害,她們送給曹偉能的毒藥就是用『赫蹄』紙包裹,『紙』上寫:『告偉能,努力飲此藥!不可復入,汝自知之!』。由此推測紙可能與絲有一定關係。
遠古以來,中國人就已經懂得養蠶、繅絲。秦漢之際以次繭作絲綿的手工業十分普及。這種處理次繭的方法稱為漂絮法,操作時的基本要點包括,反覆捶打,以搗碎蠶衣。這一技術後來發展成為造紙中的打漿。此外,中國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為絲麻脫膠,這種技術也給造紙中為植物纖維脫膠以啟示。紙張就是藉助這些技術發展起來的。
從迄今為止的考古發現來看,造紙術的發明不晚於西漢初年。最早出土的西漢古紙是1933年在新疆羅布淖爾古烽燧亭中發現的,年代不晚於公元前49年。
1957年5月在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出土的古紙經過科學分析鑑定,為西漢麻紙,年代不晚於公元前118年。1973年在甘肅居延肩水金關發現了不晚於公元前52年的兩塊麻紙,暗黃色,質地較粗糙。
1978年在陝西扶風中延村出土了西漢宣帝時期(公元前73~49年)的三張麻紙;1979年在甘肅敦煌縣馬圈灣西漢烽燧遺址出土了五件八片西漢麻紙。1986年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西漢文帝時期(公元前179~前141年)的紙質地圖殘片,表明了當時的紙可供寫繪之用。從上述西漢出土的紙的質量來看,西漢初年的造紙技術已基本成熟。
歷史上關於漢代的造紙技術的文獻資料很少,因此難以了解其完整、詳細的工藝流程。後人雖有推測,也只能作為參考之用。總體來看,造紙技術環節眾多,因此必然有一個發展和演進的過程,絕非一人之功。它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
蔡倫的故事
    蔡倫生活在東漢和帝時候,桂陽人(現在的湖南來陽一帶)。蔡倫從小到皇官裏做太監,擔任職位較低的職務――小黃門,後來得到漢和帝信任,被提升為中常侍,參與國家的機密大事。他還做過管理宮廷用品的官――尚方令,監督工匠為皇室製造寶劍和其他各種器械,得以經常和工匠們接觸。勞動人民的精湛技術和創造精神,給了他很大的影響。
  當時,蔡倫看到大家寫字很不方便,竹簡和木簡太笨重,絲帛大貴,絲綿紙不可能大量生產,都有缺點。於是,他就研究改進造紙的方法。
  蔡倫總結了前人造紙的經驗,帶領工匠們用樹皮麻頭、破布和破魚網等原料來造紙。他們先把樹皮、麻頭、破布和破魚網等東西剪碎或切斷,放在水裏浸漬相當時間,再搗爛成漿狀物,還可能經過蒸煮,然後在蓆子上攤成薄片,放在太陽底下曬乾,這樣就變成紙了。
  用這種方法造出來的紙,體輕質薄,很適合寫字,受到了人們的歡迎。東漢元興元年(公元一0五年),蔡倫把這個重大的成就報告了漢和帝。從此,蔡倫改進的造紙方法得以廣泛推廣。
  在蔡倫以後,別人又不斷對其改進。蔡倫死後大約八十年(東漢未年)又出了一位造紙能手,名叫左伯。他造出來的紙厚薄均勻,質地細密,色澤鮮明。當時人們稱這種紙為『左伯紙』。只是左伯所用的原料和製造方法沒有被記載下來。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