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北京周報 印刷術 古代印刷術與現在的印刷技術相比,在四大發明中可是最沒有承續性的一個了。因為現代的印刷技術已經進入了一個光和電的時代。
中國最早出現的是雕版印刷,大約在公元一世紀左右。人們將書稿有字的一面貼在木板上,然後刻字,印刷時,用刷子蘸墨汁,均勻刷於板面上,再小心把紙覆蓋在板面上,用刷子輕輕刷紙,紙上便印出文字或圖畫的正像。
雕版印刷一版能印幾百部甚至幾千部書,對文化的傳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刻板費時費工,大部頭的書往往要花費幾年的時間,存放版片又要佔用很大的地方,而且常會因變形、蟲蛀、腐蝕而損壞。印量少而不需要重印的書,版片就成了廢物。此外雕版發現錯別字,改起來很困難,常需整塊版重新雕刻。
公元1004年至1048年間,有個叫畢升的刻字工人,用質細且帶有粘性的膠泥,做成一個個四方形的長柱體,在上面刻上反寫的單字,一個字一個印,放在土窯裏用火燒硬,形成活字。然後按文章內容,將字依順序排好,放在一個個鐵框上做成印版,再在火上加熱壓平,就可以印刷了。印刷結束後把活字取下,下次還可再用。這種改進之後的印刷術叫做活板印刷術。
這種印刷方法雖然原始簡單,卻與現代鉛字排印原理相同,使印刷技術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後來,中國又出現了木活字、金屬活字和泥活字,使活字印刷得到了改進。
據史書記載,公元8世紀中國的雕版印刷技術傳入日本和朝鮮,木活字技術大約14世紀傳入朝鮮、日本,後又由新疆經波斯、埃及傳入歐洲。印刷術傳到歐洲後,改變了原來只有僧侶才能讀書和接受較高教育的狀況,為歐洲的科學從中世紀漫長黑夜之後突飛猛進發展以及文藝復興運動的出現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物質條件。
如今中國印刷業已經發展到了激光照排。過幾年激光照排也會落後,因為以數碼技術為主體的新一輪技術改造也已經開始,計算機直接製版技術正在逐步普及。
中國印刷技術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雙儒向記者介紹,目前,中國印刷業的產業規模、生產能力持續擴大,生產總值不斷增長,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加大。到2006年底,全國共有各類印刷企業近10萬家,從業人員345萬多人。印刷業產值約佔國民生產總值的2%。到2010年中國印刷業產值佔國民生產總值的份額將超過2.5%,印刷生產能力將進入世界前三名。
張雙儒說,中國印刷產業的目標是,力爭在2010年把中國建設成為全球重要的印刷基地之一。 |
|